一、 活动目的
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的特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院特举办“每月一书”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丰富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学校整体精神面貌,弘扬尊重知识、崇尚文明的阅读理念,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培养其“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历史、体验社会、了解科学、拓展思维、放飞理想、憧憬未来,推动校园整体学风的建设和发展。
二、 活动主题
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三、活动对象
文学院18-20级学生
四、活动负责教师
谭亚军
五、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12月
六、活动形式
“借书王”活动、 阅读图书、撰写读书心得、召开读书分享会
七、活动内容
1.精选图书推选:每月遴选精读图书,可从校推荐书目中的30本精读图书中进行选择,也可向本班专业老师询问每月推荐的3本精读专业图书,然后将书名告知本班同学(汉一、汉二同学可只询问一名专业老师,选同一本图书进行阅读)
2.“借书王”活动: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图书的借用率,各班班委应积极鼓励本班同学至图书馆借阅书籍,大一每人至少借阅4本,大二每人至少3本,大三每人至少2本。同时将开展“借书王”活动,同学在填写好报名表(见附二)后即可参与,报名表请于每月8日之前将报名表发送至学习部相关人员。参与同学在借完并阅读完书籍之后,需在微博上为每一本借阅的书籍发一条不少于100字的心得体会的微博,并且截图在每月25日前发送至学习部相关安排人员。每月(11月-12月)评选一次,每个年级评选一名借书和阅读最多的同学加0.2分综测。
3.读书心得撰写:每位同学积极主动根据推荐书单开始阅读,并在每月下旬积极撰写所选图书的读书心得。
4.读书分享会:大一大二各班必须举办,可选择晚自习时间,大三自愿。同学们自愿报名,在各班的读书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每月每班都将评选1名优秀的图书分享者,给予0.3分综测奖励。
5.评选优秀读书心得和优秀分享者,经推选上报至院里,由老师评选优秀心得,每个年级分别评选15份优秀心得,优秀心得撰写者加0.3分综测。若该年级上交心得质量不达标,数量较少,将减少该年级优秀心得评选名额;优秀分享者给予0.3分综测奖励。
八、活动开展
1.11月5日(周四)文学院学习部组织班委开会进行宣传,在班委信息交流群中发布策划书,说明规则及奖励奖项,并积极动员同学们参加活动。
2.每月月初(5号之前),确定推选的精读图书书目。
3.每月下旬,每班根据所定时间(每月25号)开展读书分享的主题班会。
4.每班同学在上旬(每月15号之前)根据要求积极撰写读书心得。
5.每月15日回收各班的读书心得并上报至院里,由老师评选出优秀心得。
6.每月25日回收各班参加“借书王”活动的同学图书馆借书阅读心得体会微博截图。
九、工作安排
1.学习部负责统筹全局,将通知及注意事项及时告知各班班委,并做好活动部署。每月5号之前及时收集汇总各班确定的精读图书,并及时公布信息;登记好每月参与“借书王”活动同学的名单,并收集好微博截图,及时核实活动参与情况;每月读书分享会时对各班开展的情况进行考核;每月负责回收各班心得上交至院里,由老师评选出优秀心得,优秀者给予综测奖励;每月的加分情况及时登记并核实;查看后台统计的借阅情况,对借阅最多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2.学习部部在易班平台上推送出优秀心得(登录易班公共管理平台,点击轻应用下的发布话题,将排好的版复制到正文即可发布话题),以及后期活动的相关报道;开展读书分享会时进行现场的拍照写稿。
十、注意事项
1.心得必须由单人和本人创作,字数1000-3000字,要求原创,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具体格式见附件一,写作书籍须为本班的精读书籍,写作内容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心得一律为电子稿,推选出的优秀心得需打印。
2.推选优秀心得。大一大二每班至少推选的心得数量按照本班人数*15%计算(取整),大三每班至少推选的心得数量按照本班人数*10%计算(取整)。推选心得由学习部收集后,再上报至院里,由老师评选优秀心得,每个年级分别评选15份优秀心得,优秀心得撰写者加0.3分综测;若该年级上交心得质量不达标,数量较少,将减少该年级优秀心得评选名额,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若某班推选的心得较多地出现大面积抄袭情况,则不能通过初选,并取消该班的优秀心得的加分的机会。
3.读书分享会在每月25号按时举行读书分享会(大一大二可选择在晚自习时间,大三自愿选择是否举办)班委自行按时组织并鼓励本班同学积极参与,届时学习部将会进行考核。
十一、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每月一书”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营造文明优雅的学习氛围,塑造浓郁书香的学习型校园,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调动全院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课外阅读量,提高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读书爱好者提供分享平台。
文学院
二零二零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