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想脱贫
(调研队员在刘叔叔家中访谈)
(前往刘叔叔家的途中)
7月22日上午,我们“转战”到了下一个村庄—石背村。我们先去了村委会,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简短的言谈之后,我们拿着“一户一档”的资料,由村干部带领着开始了新的一天的走访。
这片组的村民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得十分热情。其中,有个右臂残疾的叔叔一路带着我们,一一走访了那片的贫困户家庭。这个叔叔本人也是贫困户之一,他热情地带我们去了他的家中,并向我们讲述了家里的情况。我们了解到,他小时候因调皮触碰了高压电线,导致自己的右臂残疾。一直以来,他靠在镇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赚些钱贴补家用。九年前,妻子嫌弃家里太穷,跟他离了婚。由于要照顾家中患病的老母亲和两个读书的孩子,叔叔就辞去了镇上的工作,回家务农。去年,家里的大女儿因学费负担太重,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帮着他在家里做点农活,但是由于年龄太小,也无法为家里分担忧愁。当被问到对于政府的扶贫工作是否满意时,他称赞道,这几年政府的扶贫工作做的很好,向他们提供了养殖业方面相关的技术,还有县电视台对口扶贫人员的帮扶。叔叔说道,虽然自己身有残疾,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贫困,他想发展养殖业来脱贫致富。但是需要资金,银行方面对他的还贷能力信不过(因为家里很穷,还是残疾人,住的还是土砖房),所以银行不愿贷款给他。他跑了村里和乡里,询问了很多干部,对他这种致富的想法很赞同,也相当支持,并希望银行能放心贷款给他,让他早日脱贫。我们听了这位身残志坚的叔叔的讲话,感受颇深:一个人要想脱贫,就要依靠自己的勤劳,依靠国家的政策才能实现脱贫,不能总是依靠国家给的补助,那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我们也希望银行能够在信贷方面更多的给予贫困家庭政策上的优待,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共奔小康!
为了生活,不屈不挠
(李叔叔在安置房前修建道路)
(在李叔叔的安置房中访谈)
7月22日下午,本来计划走8户以上,但是由于有些村民不在家,片与片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等原因,导致一共走访了5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叔叔一家,他家中一共有4口人,当我们去访问他时,他正在和其他人高兴的修着一栋安置房前面的道路。经过随后的访问,我们才得知他的妻子患了心脏病,长期需要服药,否则血小板则会一直下降,但是不能治根,要治根则需要做手术,而做手术则需要停药,从而导致下半辈子失去劳动能力。他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一个读小学,一个读初中,学费负担较重。由于以前的老房子是危房,政府帮这位叔叔家改建了一栋大概100平米的安置房,也曾帮其办理过低保。在访谈的整个过程中,他对我们特别热情,而且一直在夸政府的政策好,他说:“如果不是政府,我也许早已支撑不了这个家庭,谢谢政府给予我们老百姓的帮助”。相比之下,我们自己的生活比他们幸福千百倍,我一定会珍惜生活的每一刻,努力积累自身的各方面的经验,争做到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际学院 邓巍伟 邓铸航 王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