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首页 > 学科发展 > 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时间:2021-05-10湖南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1]
郭建华,肖功为
(邵阳学院 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意见的推动下,湖南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搜集2015-2020年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湖南省;民营经济;机遇与挑战
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in Hunan province
Guo Jianhua,Xiao Gongwei
(Hunan Private Economy Research Base,Shaoyang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422000)
Abstract: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series of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der the promotion of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put forward by the Hu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private economy in Hunan Province has grown from scratch, from weak to strong,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Hunan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s private economy from 2015 to 202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Hunan's private economy by us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Key words:Hunan Province;Private economy;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1、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民营经济量速稳步上升
“十三五”期间,湖南民营企业[2]法人单位数量增加迅速,非公有制经济量速稳步上升。民营企业法人数量从2015年末的40.8万个增至2019年末的63.6万个,增加55.88%,其中,规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由2015年末的12890个增加至2019年末的15644个。非公经济增加值由2015年末的17316.39亿元增加至2019年末的24930.14亿元,年均增长9.5%。非公工业企业在工业中的地位由2015年的92.12%提升至2019年的94.5%[3]。2019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4]。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引导下,湖南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各项指标增长速度较快。其中,民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创新能力不够强[5]
近年来,湖南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湖南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43.9︰52.3,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了0.6个和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4.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与全省整体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比全省低5.4个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省高6.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高7.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新兴行业快速成长。非公有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24.9%、40.3%、21.3%和6.9%。
湖南民营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部分民营企业集中在进人门槛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从2020年湖南省工商联发布的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看,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邮政快递业的就占了50家,只有19家企业从事或涉足新兴高新技术产业。
3、民营企业主体数量偏少,规模偏小
尽管近十年来,湖南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湖南民营企业主体数量依然偏少(表1)。2019年,湖南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在全国31个省份排名第11位,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只有广东34.5%,山东的41.4%,江苏的41.5%,浙江的59.3%。
湖南民营企业整体规模也偏小,湖南省工商联发布的“2020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湖南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为13.4亿元[6]。而“2020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达到111.4亿元;“2020江苏省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为161.08亿元;浙江省“2020年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119.43亿元[7]。另外,2018-2020年湖南分别仅有7家、7家、6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不到浙江、江苏的10%,排全国第17位。
表1 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单位:万户)[8]
省份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合计 |
省份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合计 |
广东 |
494.24 |
707.15 |
1201.39 |
江西 |
75.78 |
198.11 |
273.89 |
山东 |
290.37 |
711.15 |
1001.52 |
重庆 |
81.13 |
185.55 |
266.68 |
江苏 |
311.98 |
685.77 |
997.75 |
上海 |
201.77 |
48.61 |
250.38 |
浙江 |
234.95 |
464.15 |
699.1 |
山西 |
60.46 |
180.18 |
240.64 |
河南 |
166.9 |
494.8 |
661.7 |
吉林 |
43.23 |
187.25 |
230.48 |
河北 |
155.84 |
436.61 |
592.45 |
黑龙江 |
43.43 |
186.22 |
229.65 |
四川 |
137.32 |
449.33 |
586.65 |
内蒙古 |
40.03 |
157.29 |
197.32 |
湖北 |
121.79 |
396.41 |
518.2 |
北京 |
146.48 |
44.12 |
190.6 |
安徽 |
134.58 |
358.04 |
492.62 |
新疆 |
32.2 |
145.29 |
177.49 |
福建 |
129 |
300.28 |
429.28 |
甘肃 |
39.06 |
118.72 |
157.78 |
湖南 |
87.23 |
327.72 |
414.95 |
天津 |
55.37 |
65.43 |
120.8 |
陕西 |
87.14 |
292.98 |
380.12 |
海南 |
25.77 |
61.78 |
87.55 |
辽宁 |
88.34 |
269.08 |
357.42 |
宁夏 |
16.08 |
43.73 |
59.81 |
云南 |
62.73 |
249.4 |
312.13 |
青海 |
9.23 |
32.35 |
41.58 |
广西 |
74.01 |
215.39 |
289.4 |
西藏 |
6.38 |
23.72 |
30.1 |
贵州 |
63.59 |
224.39 |
287.98 |
|
|
|
|
4、“湖南百强民营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下产业政策对产业升级的有效性研究”(18BJL051);邵阳市科技计划课题(2018NS20)
作者简介:郭建华,男,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民营经济;
肖功为,男,湖南洞口人,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与民营经济
[2] 民营企业统计范围:除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类企业,含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3]数据来源:《2015-201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4] 数据来源:《湖南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 资料来源:湖南统计信息网http://tjj.hunan.gov.cn/hntj/tjfx/jczx/2020jczx/202006/t20200608_12272449.html
[6] 数据来源:湖南省工商联“2020年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7] 数据来源:相关省“2020年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8] 数据来源:和讯宏观经济网,http://calendar.hexun.com
到51家,株洲市、郴州市均入围7家企业,入围企业数量并列第二,其次分别是湘潭市5家,邵阳5家,衡阳5家,常德5家,岳阳4家,益阳4家,怀化3家,娄底3家,张家界、湘西和永州“百强民营企业”数量为零。
二、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1、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纵向比较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从表2可以看出,(1)近十五年以来,湖南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城乡私营企业由2005年的8 4553户增长到2019年的87 2268户,增长9.13倍,城乡个体工商户由2005年的97 4743户增加到2019年的327 7249户,增长2.36倍。其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10至2015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使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就总体而言,湖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2)2005-2019年,湖南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总体上不断上升,由2005年的196 6391人增加到2019年的535 0896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数由2005年的170 3550人增加到2015年的586 6464人,在2016年出现大幅减少,降至197 3310人,随后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351 3088人。湖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由2005年的9.65%提升至2019年的24.18%。总体而言,近五年来,每年为社会就业提供了20%左右的就业岗位,其中大约90%的城镇就业岗位由民营企业提供,民营经济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2005年以来,湖南民营经济完成GDP总额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323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 4407.8亿元,增长了6.55倍,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9.9%提升至2019年的61.4%,表明湖南民营经济在湖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
表2 2005-2019年湖南民营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值[1]
年份 |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 |
合计 |
民营经济从业人数 |
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占比(%) |
民营经济完成GDP(亿元) |
占GDP比重(%) |
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
城乡私营企业(户) |
城乡个体工商户(户) |
城乡私营企业(人) |
城乡个体工商户(人) |
|||||||
2005年 |
84553 |
974743 |
1059296 |
1703550 |
1966391 |
9.65 |
3230.9 |
49.9 |
- |
- |
2006年 |
100459 |
979187 |
1079646 |
1858292 |
1994944 |
10.03 |
4034.8 |
53.8 |
- |
- |
2007年 |
115919 |
1012839 |
1128758 |
1916623 |
1961800 |
9.99 |
4975.0 |
54.4 |
- |
- |
2008年 |
136567 |
1107805 |
1244372 |
2011026 |
2021149 |
10.31 |
6252.3 |
56.0 |
- |
- |
2009年 |
160261 |
1227292 |
1387553 |
2237972 |
2065168 |
10.93 |
7099.2 |
54.9 |
55.04 |
- |
2010年 |
185260 |
1376026 |
1561286 |
2484149 |
2662190 |
12.92 |
8936.8 |
56.2 |
57.68 |
66.2 |
2011年 |
219127 |
1536716 |
1755843 |
3004164 |
3299811 |
15.74 |
11218.7 |
57.1 |
59.99 |
68.83 |
2012年 |
248945 |
1680402 |
1929347 |
3371850 |
3235342 |
16.44 |
12791.2 |
57.7 |
62.03 |
68.57 |
2013年 |
305078 |
1826839 |
2131917 |
3977808 |
3322455 |
18.09 |
14186.1 |
57.9 |
63.76 |
69.67 |
2014年 |
383998 |
2054819 |
2438817 |
5011043 |
3851514 |
21.91 |
15896.3 |
58.8 |
65.04 |
70.87 |
2015年 |
444389 |
2024175 |
2468564 |
5866464 |
3827020 |
24.35 |
17316.4 |
59.6 |
66.06 |
69.83 |
2016年 |
526139 |
2251216 |
2777355 |
1973310 |
4303033 |
16.01 |
18739.9 |
60.0 |
77 |
66.58 |
2017年 |
638697 |
2569457 |
3208154 |
2485095 |
4252592 |
17.65 |
20547.8 |
59.4 |
76.2 |
66.82 |
2018年 |
754752 |
2981454 |
3736206 |
3054431 |
5089213 |
21.78 |
21236.2 |
58.3 |
72.1 |
73.44 |
2019年 |
872268 |
3277249 |
4149517 |
3513088 |
5350869 |
24.18 |
24407.8 |
61.4 |
74.4 |
77.91 |
2、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横向比较
为摸清湖南民营经济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与不足,本文选取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等五个省(市),将其民营经济主要发展指标与湖南进行比较分析。
从民营经济总量和贡献来看(表3),2017年以前,湖南民营经济GDP总量仅低于广东,居六省(市)第二,2018年以后,湖南民营经济GDP总量被湖北超越,在六省(市)中居第三位。广东作为沿海民营经济发达省份,在民营经济GDP总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五省(市),湖南民营经济GDP总量不到广东的一半;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中部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其民营经济发展在2017年以前无论是总量还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均低于湖南,但是2018年中央提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湖北(武汉)提出“新民营经济”发展理念,出台了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湖北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较上年增长了9.3%,民营经济GDP总量反超湖南,2019年尽管受新冠疫情的最严重影响,湖北民营经济总量依然高出湖南630亿元;与安徽相比,湖南在民营经济GDP总量上略高于安徽;上海、重庆民营经济GDP总量均低于湖南。就民营经济GDP占区域总GDP比重而言,湖南民营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低于重庆。湖南、广东两省民营经济GDP占区域总GDP比重有显著提升,湖南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57.1%提升至2019年的61.4%,广东由2011年的44.3%提升至2019年的54.6%,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四省(市)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没有显著提升。
总体而言,湖南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强,但是民营经济GDP总量与广东等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3 2011-2019年湖南、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六省(市)民营经济GDP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2]
年份 |
湖南 |
广东 |
湖北 |
|||
民营经济GDP(亿元) |
占比 (%) |
民营经济GDP(亿元) |
占比 (%) |
民营经济GDP(亿元) |
占比 (%) |
|
2011 |
11218.7 |
57.1 |
23336.44 |
44.3 |
10286.95 |
52.5 |
2012 |
12791.2 |
57.7 |
29319.97 |
51.4 |
11814.83 |
53.1 |
2013 |
14186.1 |
57.9 |
32058.76 |
51.6 |
13321.71 |
54.0 |
2014 |
15896.3 |
58.8 |
35070.59 |
51.7 |
14905.74 |
54.4 |
2015 |
17316.4 |
59.6 |
38846.24 |
53.4 |
16228.96 |
54.9 |
2016 |
18739.9 |
60.0 |
42578.76 |
55.5 |
18471.45 |
57.1 |
2017 |
20547.8 |
59.4 |
48339.14 |
53.8 |
20060.00 |
55.0 |
2018 |
21236.2 |
58.3 |
52611.59 |
54.1 |
21924.6 |
55.7 |
2019 |
24407.8 |
61.4 |
58838.36 |
54.6 |
25038.73 |
54.6 |
年份 |
上海 |
安徽 |
重庆 |
|||
民营经济GDP(亿元) |
占比 (%) |
民营经济GDP(亿元) |
占比 (%) |
民营经济GDP(亿元) |
占比 (%) |
|
2011 |
9611.57 |
50.1 |
- |
- |
- |
- |
2012 |
10159.34 |
50.5 |
- |
- |
- |
- |
2013 |
11006.76 |
51.0 |
10843.0 |
57.0 |
7782.56 |
61.5 |
2014 |
12169.52 |
51.7 |
11946.3 |
57.3 |
8750.14 |
61.3 |
2015 |
12919.43 |
51.8 |
12647.9 |
57.5 |
9637.53 |
61.3 |
2016 |
14272.88 |
52.0 |
13907.5 |
57.7 |
10728.77 |
61.1 |
2017 |
15473.74 |
51.4 |
15900.0 |
57.8 |
11924.69 |
61.2 |
2018 |
16782.9 |
51.4 |
17365.8 |
57.8 |
12516.37 |
61.5 |
2019 |
19826.64 |
52.0 |
22421.3 |
60.4 |
14699.61 |
62.3 |
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表4),2011年以来,六省(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城乡私营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均有显著的增长。其中,广东的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远远领先于湖南,湖南城乡私营企业数量不到广东的五分之一,城乡个体工商户也不到广东的三分之一;与上海相比,湖南城乡私营企业数量不到上海的一半,但城乡个体工商户数量远多于上海;相比重庆,两者城乡私营企业数量相当,但湖南城乡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近是重庆的两倍。湖北、安徽两省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均略高于湖南。总体而言,湖南在六省(市)中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位居下游水平,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表4 2011-2019年湖南、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六省(市)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万户)[3]
年份 |
湖南 |
广东 |
湖北 |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
2011 |
21.91 |
153.67 |
110.83 |
348.48 |
30.8 |
170.57 |
2012 |
24.89 |
168.04 |
125.62 |
361.91 |
34.58 |
201.44 |
2013 |
30.51 |
182.68 |
153 |
399 |
46.3 |
268.5 |
2014 |
38.4 |
205.48 |
194.83 |
446.59 |
58.3 |
320.79 |
2015 |
44.44 |
202.42 |
248.12 |
492.99 |
70.41 |
319.37 |
2016 |
52.61 |
225.16 |
317.17 |
541.17 |
81.17 |
304.85 |
2017 |
63.87 |
256.95 |
381.58 |
600.96 |
92.47 |
335.21 |
2018 |
75.48 |
298.15 |
447.07 |
649.36 |
108.4 |
366.16 |
2019 |
87.23 |
327.72 |
494.24 |
707.15 |
121.79 |
396.41 |
年份 |
上海 |
安徽 |
重庆 |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
2011 |
77.73 |
35.99 |
26.35 |
143.67 |
22.83 |
85.01 |
2012 |
84.71 |
36.29 |
30.43 |
151.87 |
29.22 |
101.75 |
2013 |
93.9 |
36.8 |
35.4 |
167.8 |
35.6 |
111.5 |
2014 |
112.18 |
39 |
45.23 |
187.82 |
44.43 |
120.96 |
2015 |
133.48 |
40.61 |
57.42 |
204.61 |
54.4 |
132.45 |
2016 |
148.95 |
42.66 |
73.33 |
235.65 |
62.76 |
144.41 |
2017 |
170.83 |
44.7 |
91.56 |
271.54 |
69.09 |
157.65 |
2018 |
189.07 |
47.21 |
112.83 |
311.54 |
76.15 |
168.62 |
2019 |
201.77 |
48.61 |
134.58 |
358.04 |
81.13 |
185.55 |
从就业人数来看(表5),湖南民营经济主体(含城乡私营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630.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886.4万人,9年增长40.6%,而广东民营经济主体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1670.8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5068.47万人,增长203.3%,湖北由2011年的779.07万人增加到1910.92万人,增长145.28%,上海由2011年的660.73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556.42万人,增长135.56%,安徽由2011年的598.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571.15万人,增长162.51%,重庆由2011年的443.8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375.78万人,增长210%。无论是从业人数绝对数量还是增长速度,湖南民营经济主体均落后于其他五省(市),表明湖南民营经济吸纳就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5 2011-2019年湖南、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六省(市)民营经济主体从业人数(万人)[4]
年份 |
湖南 |
广东 |
湖北 |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城乡私营企业 |
城乡个体工商户 |
|
2011 |
300.42 |
329.98 |
977.07 |
693.78 |
301.39 |
477.68 |
2012 |
337.18 |
323.53 |
1097.77 |
711.18 |
338.68 |
572.85 |
2013 |
397.78 |
332.25 |
1218.36 |
822.25 ![]() 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首页 > 学科发展 > 民营经济研究基地肖功为院长赴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就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建设进行交流时间:2020-11-30肖功为院长赴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就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建设进行交流
为加强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建设,11月20日,我院肖功为院长、郭建华老师赴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就基地建设进行交流学习。 肖功为院长首先就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地建设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院长王欢芳教授、副院长刘中艳教授、陈建设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取得的成绩,并就基地建设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包装经济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成功做法。 最后,王欢芳院长、肖功为院长共同表示双方在基地建设方面保持后续联系和交流、互通往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