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我系以“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为追求目标,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了一切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教育理念,狠抓素质教育与拓展教育,注重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合格+特长”的优异学生,经过系党政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学生,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为莘莘学子铺就了一条刻苦求学、锐意进取的康庄大道,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学生获国家、省部级、市级奖励情况
自2007年国家奖学金设立以来,我系每年都有学生荣获这一殊荣:如申小飞、徐福艳、李金平等同学荣获2007年度国家奖学金,雷娇、丁姿同学荣获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蔡熙、刘飞娥同学荣获2009年度国家奖学金;另外,欧阳磊等38名同学荣获2007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马灿等41名同学荣获2008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刘海平等33名同学荣获2009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在各类大学生评比与竞赛活动中,我系学生均有突出表现,如刘三洋同学荣获2007年度“全国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周芳芳同学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建行“e路通”杯2007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西南赛区三等奖,邓刚同学在第七届“中华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唐红霞同学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比活动中荣获提名奖,陈晓、徐福艳同学分别荣获2007、2008年度湖南省“三好学生”称号,黄秀芳、王其衡等同学荣获2007年度湖南省“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赵闯同学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谢晓丰同学的两篇调查报告均荣获2007年度湖南省大学生“三下乡”调查报告三等奖,刘慈玲、雷娇、曾丽娟、陈礼梅等同学的调查报告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大学生“三下乡”调查报告三等奖,易树、谢华香同学的调查报告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大学生“三下乡”调查报告优秀奖,在2009年度“我的奥运” 祝福北京奥运作品大赛中,周芳芳同学荣获博客组一等奖,马臻、曾丽娟等荣获征文组二等奖,周杰荣获征文组三等奖,李芳、邓星远荣获书法组三等奖,胡银玉荣获书法组优秀奖,陈园园同学在200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四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周芳芳同学在2009年度纪念湖南教育改革30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马石丽同学荣获一等奖,杨晴、侯雪娇同学荣获二等奖,刘丹、李静、曾文斌等6位同学荣获三等奖,在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征文大赛中,李霞、肖倩荣获一等奖,罗文期荣获三等奖。魏婷等11位同学荣获2007年度湖南省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称号,王丹等11位同学荣获2007年度邵阳市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称号,陈晓等8位同学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称号,周卓等5位同学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称号,在2007年邵阳市大中专学生“知荣知耻树新风”征文大赛中,王浩、勾海谛荣获一等奖,肖智华、兰婷等7人荣获二等奖,刘春燕、杜艳红等9人荣获三等奖,刘希平、佘颖等14人荣获优秀奖,刘相逶同学荣获2009年度邵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二、学生获校级奖励情况
除了在国家、省、市各级大型竞赛与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外,我系学生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更是表现,如陈晓同学荣获2007年度特等奖学金,银星同学荣获2007年度邵阳学院品学奖,雷娇同学荣获2009年度邵阳学院品学奖,以唐红霞、蔡熙等为队长的大学生辩论队连续荣获2006、2008年两度邵阳学院大学生辩论赛冠军,在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演讲比赛中,唐红霞同学荣获一等奖,文艳、姚金秋、蔡熙等荣获三等奖,在“The Olmpic in my heart”英语演讲比赛中,陈园园同学荣获二等奖,陈琳同学荣获三等奖,在英语阅读竞赛中,王萍、王蓉等荣获二等奖,李小芳、侯雪娇等荣获三等奖,在2009年度英语演讲比赛中,杨洋荣获一等奖,陶莉、周芳芳荣获三等奖,在“大学生与心理健康”全校征文比赛中,乔志群、张星荣获一等奖,马臻、邓刚、张凤等荣获二等奖,周勇洪、罗文期等6位同学荣获三等奖。在2007年度五四评优中,我系有12人荣获“优秀团干”称号,26人荣获“优秀团员”称号,52人荣获“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在2008年度五四评优中,有13人荣获“优秀团干”称号,41人荣获“优秀团员”称号,43人荣获“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在2009年度五四评优中,有12人荣获“优秀团干”称号,34人荣获“优秀团员”称号,36人荣获“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称号;我系向勇燕同学荣获2007年度“优秀社团干部”称号,曾湘娜、王蓉等9人荣获“社团之星”称号;蔡兰芬、罗文期、唐飞等荣获2008年度“优秀社团干部”称号,吴小林、向慧等13人荣获2008年度“社团之星”称号,在2009年学习《青春风采录》征文大赛中,李方园荣获一等奖,易雪娇、朱燕雄等荣获二等奖,张露、程美琳等荣获三等奖。在2007年、2009年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我系学生表现突出,均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优秀组织奖。
三、学生考取研究生情况
2007年,我系马会旺、袁龙、唐胜兰、杨洁等13位同学分别考取南开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 2008年,彭志峰、杨帅、王浩、罗洁琼等17位同学分别考取华东师大、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大等高校的研究生, 2009年,申小飞、杜超、胡牡丽、孟欢迎等30位同学分别考取苏州大学、浙江师大、中南大学、华中师大等高校研究生。
四、学生考取选调生、公务员情况
2007年,魏婷、曾宇燕、张铁绵、范东华、张威等5位同学分别考取衡阳、娄底、益阳、邵阳市委组织部选调生。石马力考取深圳市街道办事处公务员,李嘉、贺周双、任杨等作为西部计划人才培养派往边区工作,一年后均考取了地方公务员。同时,有10多位优秀学生被推选为大学生村官,前往基层服务人民。2008年,陈晓、方好、王艳、叶步林、尹玮、银星等同学分别考取株洲、怀化、益阳、娄底、邵阳、韶关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另外,本年度也有20多位学生顺利考取大学生村官。2009年,彭娟、阳艳琦、蒋晓楠、陈馨、曾红雨等5位同学分别考取怀化、邵阳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刘杰、赵品高等分别考取邵阳市法院、公安局公务员,周薇同学考取新邵县公务员,申杰奇同学考取隆回县公务员。另外,有10多位优秀学子顺利前往广大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并都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报刊媒体对我系教育工作的相关报导
近三年来,我系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对一些突出的事迹和人物,有关媒体曾有重点报导。如人民网在报导我校就业工作时,就着重提到我系的“就业导师制”。中国共青团网对我系的关爱学生、指导学生等工作理念也作了详细报导。邵阳日报用较大篇幅专题报导了我系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到我系学生培养的三大创新之处:一是硕士乐当辅导员,教授争做班主任;二是实施本科学生导师制;三是宽口径加厚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邵阳晚报采访了我系学生会主席夏丽君同学,对其学习、工作、品德等各方面都作了中肯报导。王其衡同学是我系04级历史班的学生,他毕业后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全省1416名大学生村干部队伍中的一员,被组织上安排到衡东县新塘镇湘水村担任村支书助理。到村任职后,他利用村远程教站点,潜心学习,大胆创新,脚踏实地,勤勉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优秀事迹被衡阳县电视台报道过,他用实际行动扬起了他事业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