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邵阳学院与邵阳日报社密切合作,联合申报校企合作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省级示范基地获省教育厅正式立项(湘教通〔2015〕274号)。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基于“互惠共赢”的原则,按照“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发挥校企资源优势,发挥报社在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为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进一步推进基地的建设力度,经双方商议,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优势互补、共享开放、共同发展、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总体方针,通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双方厘清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校企联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基本思路。建成后的基地应该符合邵阳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目标,能够强化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着力培养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基地要为本地区培养、培训新闻、宣传工作人员,为湘西南地区和湖南省传媒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创立、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专业支撑。
二、建设原则
基地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面向新闻传播类专业,具有多元化、示范性、共享型、效益型等特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一)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出发点
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规划,确保教学质量。
(二)以“互惠互利、双方受益”为立足点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可利用报社资源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学校教师在基地得到实践和操作上的训练,并汲取教学科研资料。报社可以从基地培养的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报社也可利用学校人才资源研究解决报社运营中所遇到的问题,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以“围绕行业动态”为着眼点
传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媒体内容和运营模式不断调整并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使用效果,基地的建设需要在双方合作协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动态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和组织形式等。
(四)以“报社业务”为载体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报社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始终是报社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指向。学校与邵阳日报社以及其下属业务部门通过报社业务和相关科研项目合作,并以此为载体设置学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运行管理
(一)基地机构
为确保基地建设与运行高效有序,经双方商议,成立基地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基地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置在邵阳学院中文系。
基地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曾阳素(邵阳学院副校长,教授)
副主任:华玉明(邵阳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教授)
副主任:黄颂明(邵阳日报社,总编辑)
委 员:钱毅(邵阳学院中文系,系副主任,教授)
罗础(邵阳日报社,副总编辑)
袁光宇(邵阳日报社,采访部主任)
魏先努(邵阳学院中文系,新闻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基地管理办公室:
主 任:钱毅(邵阳学院中文系,系副主任,教授)
秘书:魏先努(邵阳学院中文系,新闻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指导教师:
基地主要指导师资一览表(表3)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务/职称 |
毕业学校 |
研究方向 |
所在单位 |
3.1 |
华玉明 |
男 |
教授 |
南开大学 |
新闻评论 |
邵阳学院 |
3.2 |
龙钢华 |
男 |
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 |
写作学 |
邵阳学院 |
3.3 |
马万辉 |
男 |
副教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古代文学 |
邵阳学院 |
3.4 |
钱毅 |
男 |
教授 |
扬州大学 |
新闻写作 |
邵阳学院 |
3.5 |
曾方荣 |
男 |
教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写作学 |
邵阳学院 |
3.6 |
龙青然 |
男 |
教授 |
南开大学 |
新闻语言 |
邵阳学院 |
3.7 |
黄建军 |
男 |
教授 |
中山大学 |
新闻写作 |
邵阳学院 |
3.8 |
马学林 |
女 |
副教授 |
武汉大学 |
新闻学 |
邵阳学院 |
3.9 |
魏先努 |
男 |
副教授 |
武汉大学 |
新闻发展 |
邵阳学院 |
3.10 |
吴斌卡 |
女 |
副教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现代汉语 |
邵阳学院 |
3.11 |
袁盛财 |
男 |
副教授 |
湘潭大学 |
外国文学 |
邵阳学院 |
3.12 |
潘熹 |
男 |
讲师 |
浙江师范大学 |
文学概论 |
邵阳学院 |
3.13 |
李婷 |
女 |
副教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现代文学 |
邵阳学院 |
3.14 |
陈美霞 |
女 |
讲师 |
武汉大学 |
当代文学 |
邵阳学院 |
3.15 |
袁小辉 |
男 |
讲师 |
湖南师范大学 |
现代汉语 |
邵阳学院 |
3.16 |
曾丽红 |
女 |
副教授 |
暨南大学 |
新闻评论 |
邵阳学院 |
3.17 |
许冠宁 |
女 |
讲师 |
湖南大学 |
新闻摄影 |
邵阳学院 |
3.18 |
谢斓烨 |
女 |
讲师 |
武汉大学 |
广告学 |
邵阳学院 |
3.19 |
孙佳 |
女 |
助教 |
武汉大学 |
新闻史 |
邵阳学院 |
3.20 |
刘雄成 |
男 |
主任编辑 |
湖南师范大学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1 |
黄颂明 |
男 |
总编辑 |
中南大学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2 |
罗础 |
男 |
副总编辑 |
湘潭大学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3 |
袁光宇 |
男 |
采访部书记 |
湘潭大学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4 |
羊长发 |
男 |
高级记者 |
湘潭大学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5 |
刘成群 |
男 |
记者 |
邵阳学院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6 |
马剑敏 |
男 |
记者 |
邵阳学院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7 |
杨慧 |
女 |
记者 |
邵阳学院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8 |
马笑泉 |
男 |
责任编辑 |
湖南师范大学 |
新闻实务 |
邵阳日报社 |
3.29 |
蒋剑平 |
男 |
主任记者 |
湖南师范大学 |
新闻实务 |
湖南日报邵阳记者站 |
3.30 |
罗小华 |
男 |
高级记者 |
湘潭大学 |
电视摄像 |
邵阳广播电视台 |
(二)基地运行管理模式
邵阳学院—邵阳日报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学校专业建设、媒体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和媒体共建,实行以基地为中心,学校、媒体双重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
基地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双方单位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开展具体工作。从多层面对基地建设和运行进行指导和决策支持,协调统筹校企、院系与基地各层面在基地建设和运行的方案、制度和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咨询和决策支持工作,并负责审核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基地建设规划、基地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指导基地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师资及内容建设,监督基地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评价基地的人才培养质量。
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的职责是:领导与协调校、企双方在基地建设与运行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人、财、物的调配。主持制定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组织方法,落实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设计和管理。包括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基地的教学目标,构建适应校企合作实践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师资及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基地的人才培养质量,定期并及时向主任及指导委员会汇报基地建设和运行情况,以便获得指导和决策支持。
基地办公室秘书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及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
基地指导教师由媒体记者、编辑和学校教师组成。学校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媒体导师除参加实践教学工作外,与学校教师一起进行实践教学研究与媒介业务研究,对基地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基地主任全面负责基地的教学、科研、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并承担教学、教研、教改和科研任务。基地办公室主任负责基地的日常工作。
四、建设目标
(一) 基地建设的总目标
邵阳学院-邵阳日报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校企进行深度合作,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宗旨,基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自身情况,对接传媒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共同开发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利用校企资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优化教学条件设施,加强基地运营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打造具有真实报社运作环境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把基地建成立足邵阳、服务地方、具有显著示范辐射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确保通过省教育厅的评估与验收。
(二) 分年度建设目标
1.2015年6月-2016年6月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工作权责,指导基地项目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2)成立基地管理办公室,制定《基地管理细则》,明确管理机构各岗位职责及其考核办法。
(3)学校邀请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协商完成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包括课程设置、学分制度、实习实训计划、教材课件开发计划等。
(4)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实训项目-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课程,制定实习实训大纲与计划。
(5)邵阳日报社结合实际,提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指导。
(4)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每学期的教师与报社导师的交流实践和互派活动、报社业务骨干的讲课、讲座及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6)优化教学资源,开发适用于基地培养计划的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及项目案例。完成《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写作学》这三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优化和课件案例更新。
(7)条件设施建设。制定基地设备管理办法,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完善新闻多功能实验室建设。
(8)构建基地网络平台,实现教学优势资源的共享与教学案例的收集展示。构建《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概论》、《新闻评论》等课程的实习实训成果展示平台,举办优秀作品评选与评奖活动。
2.2016年6月-2017年6月
(1)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大基地设备的学生利用率,开展能同时容纳500名学生开展实践项目的实习实训,形成合作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的教学环境
加强教师、学生、报社骨干对实习实训的参与度和创新活力,保持每年新增实训项目不低于3%,使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达到70%。完善实习实训评价体系和总结机制,教师定期带领学生到报社参与实习实训,并根据其报社导师的评价和平时表现做出期末评定;学生对依据实习实训所得提交实习实训成果,撰写实习实训报告,教师和导师总结归纳经验,完善和更新实训指导材料,在本阶段内公开发表1本以上的实训指导教材。
(2)结合邵阳日报社实际,提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专业教师与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现完成2篇以上可公开发表的论文。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现报社骨干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4项校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
(4)完善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完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丰富多媒体案例及教学素材,促进教师、企业线上教学与答疑,另一方面建设学生实训实习网上平台,及时汇报实训实习进度,接受教师和报社导师的监督与评价。
(5)在第一阶段条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地条件设施建设。
3.2017年6月-2018年6月
(1)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符合专业和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改革,力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建设上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定制化模式,培养出理论知识过硬、专业技能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秀人才。
(2)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升级,深化校企间教师与业务骨干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6项校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
(3)总结实习实训教学经验,修改完善所有课程的实训实习指导书,公开出版2本以上实训、实习教材。
(4)打造一个资源共享和教学促进的网络平台,实现课堂外教学的交流和教学效果的深化,同时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开发自我、提升自我的实践舞台。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力求在全国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
(5)增强基地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提升新闻教师科研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将先进的科研理论成果化、实践化,帮助报社更好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科学地开展新闻活动,更好地履行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职责。通过专业队伍的升级、优秀人才的输出,帮助提升地方新闻业务水平,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
(6)全面总结,基地教学经验的总结及汇报。
五、经费预算
基地建设任务按照“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的要求,经费预算见下表所示。
序号 |
支出科目 |
金额(万元) |
计算根据及理由 |
1 |
培养方案修订 |
10 |
调研差旅费,专家论证开支 |
2 |
师资队伍建设 |
50 |
校企教师培训进修,人才引进,名师培育等 |
3 |
课程改革论证与研究 |
5 |
课程改革 |
4 |
教学改革 |
10 |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5 |
教材编写与出版 |
20 |
出版系列特色教材2-4本 |
6 |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
20 |
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费 |
7 |
学生设计(论文)耗材 |
2 |
学生设计(论文)耗材 |
8 |
学生科技竞赛 |
3 |
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
9 |
网站建设与运行费 |
10 |
基地网站建设维护等 |
10 |
图书资料建设 |
10 |
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
合 计: 140万元
经费来源:(1)省教育厅资助经费:30万元
(2)学校配套投入:110万元
六、建设内容
基地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资源共享”的思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服务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多元化、示范性、共享型、效益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符合专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特点、传媒生产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制订实践教学方案;通过调研协商,探索构建一整套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基地运作高效的基地运行管理机制;通过自我挖潜、合理配置和培训提高,建设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际经验丰富和教学技能高超的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实质性投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一)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示范基地建设的宗旨是人才培养。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中,依托传播媒体、服务传媒产业、实现校企共赢的建设理念,按照“加强基础、拓宽面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报社人员和学校教授组成。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教学建设和改革、媒体学习方案制定等方面应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的作用。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报社自身设备和人员资源,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实训项目-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课程框架和基于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形态的媒体学习方案。各种计划方案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报社发展实际。
(二)构建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实行以学校为主、报社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设立基地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基地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基地的师资管理、场地与设备使用、资金规划与运用、消防安全等各方面都有章可循,稳定有效。
建立由学校和报社分工负责,较好满足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需要的政策、经费、人员等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运行及质量监管机制,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训练和实践的教学环境和平台。注重网络平台等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安全制度健全规范,执行严格,安全设施完备。
(三)培养“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一是“双职称型”,即既需要获得教师资格职称并从事专业教育教学外,还需要取得媒体行业的职务和职称;二是“双能力论”,即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业务实践的教师,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和报社将利用各自资源共同建设一支由专业负责人、高水平教师和报社业务骨干组成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到报社生产一线锻炼和报社业务骨干到高校兼任教师的人员互派制度,并提供一定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帮助其真正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1、双方定期委派教师或新闻工作者到对方进行交流学习、培训提高。
2、有计划、有重点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新进教师到基地锻炼一年或到媒体学习一年,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经考核合格后转入教师岗位。
4、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一年,以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四)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1、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研究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方案,制定适合校内和基地执行的课程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贯穿该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具有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着力构建具有高素质、应用型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
2、在实践教学方面,要研究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四结合”新闻传播类学生实践教学新体系。依托基地的资源优势,解决传统实习中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
3、建设网络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在拓展教学资源方面,要研究与探索、构建“网络虚拟现场教学平台”,使学生通过网络教学了解和掌握传媒的生产流程,吸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优化基地的设施、环境
学校和报社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双方设施环境资源,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优化基地实验、实训设施和环境。
1、校企双方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进一步完善基地教学条件建设。
2、制定合理的校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基地合作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实践教学工作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3、比方联合建设基地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文件、实践教学指导书、多媒体课件上网,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七、预期成效
通过3年时间,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制度、教师队伍、条件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服务于新闻学专业,多元化、示范性、共享型、效益型的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通过校企双方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需求的革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制订培养标准,联合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闻传播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方案等多方面打造系统化、科学化的专业人才输出模式,使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后,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技能、经验,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根据媒体发展动态和报社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向适应企业需求——校企共同培养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放在基地工作的首位。根据地方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对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体现新闻传播学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知识能力模块和实训实习项目,注重实训实习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应用性,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技能技巧得到全面的提升。不断更新实训实习项目,保持每年的新增实训项目不低于5%,使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训项目达到75%。基地将能同时容纳500名学生开展实践项目的实习实训,具备一流的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的教学环境。
构建一个既面向专业教学的、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平台,又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的、相互促进的示范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新闻学相关专业将更紧密地结合媒体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实现学校教师和报社导师全程、全方位参与学生的培养。每位学生都配备在校专业教师和报社骨干两位导师。双导师定期和学生开展座谈会、小组研讨会、个人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带领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训实习,帮助学生明晰定位、挖掘潜能、开发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社会。同时,两位导师定期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动向进行记录,沟通交流在校与实习表现,对每位学生提出不同阶段的硬性目标和切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规划,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和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大学时光,成为特色鲜明、专业过硬、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发表教研论文5-8篇,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1-2项,力争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1项。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或企业学习、培训,参加学术交流、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3-5名;通过传帮代、导师制的形式培养青年教师6-8名。逐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更为合理、水平更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三)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
由学校教师和报社业务骨干共同开发出相应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及项目案例等。修改完善所有课程的实训实习指导书,公开出版4本以上实训、实习教材。完成《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写作学》这三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优化和课件案例更新。
构建基地网络平台,一方面完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丰富多报社案例及教学素材,包括多媒体课件、微课、实践案例等创新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优势资源的共享,不仅使不同导师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基地网上平台了解和学习新闻理论和实践学习的前沿信息,还能促进教师、报社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通过线上教学与答疑等互动化教学形式,深化教学效果,实现24小时贴身教学。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汇报学习动态,实训实习进度,接受教师和报社导师的监督与评价,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和实践团队,教师帮助学生将学习所得成果化、实体化。此外,实现《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概论》、《新闻评论》等课程的实习、实训成果的多方位展示,举办优秀作品评选与评奖活动,改变目前作业成果“酒香却怕巷子深”的局面,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活动鼓励和锻炼学生,使基地网络平台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开发自我、提升自我的实践舞台,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其能在全国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
(四)双方共赢并服务地方
通过基地的建设,生产、教学、科研互长,与社会、院校、报社深度合作,使其成为报社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与服务能力,将校企项目的开发成果转化为可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帮助学生投身实践,面向社会,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三年内提升3%的就业率。为报社在选题策划、资料收集、节目制作等生产环节提供指导,帮助报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定位与转型,通过培养和输出实际需要的专业化人才,使得地方媒体拥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提升地方新闻行业水平和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