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旧版-学生管理-学生活动
 
文学院举行考研经验交流会
 加入时间: 2017-05-17 10:01:00 文章录入:
 

“你知道那个场景有多诡异吗?桌上摊着一本书,我就一边啜泣,一边还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场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这一幕发生在511日下午举行的文学院考研交流会上,来自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严燕说起自己考研前一天,由于心态没有调整好,晚上还在一边哭着一边背书的经历。

考研交流会是文学院的传统活动。每年,学院领导都会请优秀考研生走上讲台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考研故事和心得经验。在今年的交流会上,严燕等9位考研成功学子为低年级的同学们答疑解惑,辅导员曾鹏、杨迪、刘攀、刘海平作为嘉宾出席。

两个多小时的经验分享使现场听讲者明白了:考研,不仅有身前的风光,也有背后的心酸。现场讲述的九位优秀考研生不乏有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等名牌高校,其次也考上自己心仪的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但正如严燕考试前承受巨大压力一样,考研之路十分艰难,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坚持下去。

考取了湘潭大学文艺学专业的刘柏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坚持的重要性。她谈及因为考试过程并不太顺利,很多心态不好的人在考场上就放弃了。“我所在的那个考场,考一科少几个人,考一科少几个,考到最后一科的时候都走了10个人了”,她微微一笑:“我觉得我还是很厉害的,至少我亲眼看着自己打败了三分之一的人。”

找准自身定位,前进才会更有方向。唐思思最终考取了长沙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而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则是通过对比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优劣,以及自己的学情和兴趣,她说道:“考研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更高更好的学习平台,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

“校园风云人物”、13级新闻学专业的杨海达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他更强调的是备考过程里对时间的合理规划。现场他通过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复习安排表,包括“基础、提高、巩固、冲刺”四个阶段,同时他还建议备考新闻专业的同学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期间,9位讲述者还给出了“研友不是必需”、“找到自己的复习方法”、“复试应该认真准备”等观点和建议,同时也把自己的祝福送给了那些正在备考的同学们,希望他们在明年的考试中能不忘初心,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最后,13级辅导员曾鹏总结表示:“在考研中一定要保持好正常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和一定的锻炼,在报考学院时要参考近几年的招生简介,看一看要报考的学校每年招生的人数是否有大的变化,以及对现在国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新的改革的分析说明。”

(记者协会 文/刘婷、王吉祥 图/李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