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贺绿汀大师
——音乐系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贺绿汀生平简介:
贺绿汀,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湖南邵阳人。生于农民家庭,小时候喜爱听民歌、戏曲、弹风琴、吹箫。1922年中学毕业后,在邵阳县任小学教员,同时开始自学音乐基础知识。1924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习钢琴、小提琴、民族乐器及音乐理论。1926年北伐战争时,在工人、农民运动中作组织宣传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海丰起义。1931年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从师于黄自学习作曲、和声,同时选修钢琴。在此期间,他开始创作歌曲和钢琴曲。1934年俄国钢琴家作曲家齐尔品在上海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贺绿汀以一首《牧童短笛》夺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1934年至1938年他曾为十六部影片配乐,并创作了许多歌曲和合唱曲,如《游击队歌》、《嘉陵江上》、《保家乡》、《春天里》、《天涯歌女》等,同时还创作了管弦乐曲《晚会》、《森基德马》等,在管弦乐创作民族化上取得了进展。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曾创作《暴动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和上海音乐学院院长。1979年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
贺绿汀作为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一位置早期实践者,将欧洲音乐的传统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风格朴实简练,浑然天成。他长期致力音乐教育事业,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音乐专业人才。
活动策划书
“谱写生活的强音,讴歌人民的事业”。
---------- 江泽民
一: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前辈,增强民族自信心”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贺绿汀展览馆,为贺老扫墓。使党员了解贺老创作的一批充满革命激情的歌曲,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鼓舞人们义无反顾地奔赴疆场,杀敌报国。全国解放后,他又深入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以满腔的热情创作了许多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音乐作品,奏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强音。"把握住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的脉搏,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去担负起创造新中国音乐的使命” 。学习以音乐为武器,唤醒民众,激励学子,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终身。
二:活动地点:邵阳市松坡公园贺绿汀展览馆
三:参加人员:音乐系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
负责人:赵敏丽 陆霞 刘桂江
主持人:孙兴光
组长:龙 忠 赵文浩 邹宇郁 王目雪
人员:(一)龙 忠 谢 咏 胡 俊 鲁瑞红 汪 炎 刘林丽
刘 雁 李建荣
(二)赵文浩 韩建强 郑 丽 马 琼 白作梅 吴 琼
刘 军 万 娟
(三)邹宇郁 刘 培 胡 芳 王桂花 柳东霞 李腾腾
周 静 张 磊
(四)王目雪 刘 赟 肖海鸥 李 梅 仇封英 余 枭
刘玉增 王 慧
四:缅怀仪式:
(一) 党员向贺老敬献花圈
(二) 全体党员齐唱《游击队歌》
(三) 参观贺绿汀展览馆
日程安排:2008年5月12日
上午:7:40办公楼前点名集合
8:00开始发车
8:30到站(松坡公园)
8:40--9:00集体扫墓
9:00--10:00参观贺绿汀展览馆
10:00--11:20自由活动
11:20点名集合
11:30
活动要求
通过参观贺绿汀老师展览馆及其扫墓,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位早期革命家,人民音乐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学习他要把握住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的脉搏,反映我们祖国伟大的时代,去担负起创造发展新中国的使命”。学习以音乐为武器,唤醒民众,激励学子,以永不熄灭的圣火,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终身。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
音乐系学生党支部
2008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