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邵阳学院“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的通知
2016-06-01 通知公告 音乐舞蹈学院官网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和龙头,是高校办学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载体。为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实现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目标,根据《邵阳学院“十三五”重点学科遴选实施方案》学校决定开展“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十三五”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学科建设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发展应用学科,做强工学学科,做大医学学科,做优哲学社会学科,着力建设结构合理、覆盖面宽、应用性强、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服务需求原则。重点学科要强化需求导向,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创新和科技发展主战场,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凝练学科研究方向,谋划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产、学、研、用良性互动,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示范引领原则。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走向,瞄准国内外学科前沿,明确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开辟新领域,确保学科建设始终体现出超前性和创新性,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

——鼓励交叉原则。大力鼓励围绕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多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的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宁缺毋滥原则。坚持择优遴选,宁缺毋滥,保证遴选的公平性、有效性、科学性。

三、校级重点学科指标设定

校级重点学科A类8个,校级重点学科B类7个(含医学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

四、遴选条件

重点学科的遴选需应具备以下条件: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的二级学科,(按照现行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命名,可在学校学科建设网站查询)。

2、有3个以上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且其中至少有1个属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有较强的相关学科作支撑,有组织跨学科合作研究的能力。

3、有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思想素质好且相对稳定的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应具有教授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学术组织能力;学术带头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且至少具有硕士学位;学科成员原则上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每一研究方向成员不得少于8人。

4、学科队伍科研工作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有一定数量、级别较高的在研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发表了一定数量的高级别科研论文,出版了水平较高的专著(译著);有能力申报、承担省重点、国家级科研课题。

5、学科建设规划科学、可行,规章制度健全,实施措施得力。

6、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较好的跨院(系)联合组织申报的新型交叉学科优先考虑进入A类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7、“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或有硕士点的学科,直接认定为“十三五”A类校级重点学科,但仍需按申报要求和评审程序进行。

五、报送材料

1、本学科“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总结,一式3份;

2、《邵阳学院“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申报书》(见附件1),一式3份,附件材料1套

3、《邵阳学院“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见附件2)一式3份;

4、支撑材料:

请参照《邵阳学院“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遴选观测点》提供相关证明。

5、时间15分钟的汇报PPT(只报送电子文档)。

6、总结、申报书、建设计划任务书需同时报送相应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报送格式:建立文件夹,申报单位名称命名,申报书、建设计划任务书分别以“申报学科+申报书”、“申报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申报学科+汇报PPT”命名。

请各申报单位在2016年6月17日5点前将申报材料提交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联系电话:5431123。相关电子文档报送E-mail:syxyyjsc@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六、流程安排

1、资格审查(6月中下旬)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对申报对象的资格、条件及支撑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2、专家评审(6月下旬)分设自然科学组和社会科学组。申报学科以ppt形式汇报。内容重点为学科现有基础,“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建设目标、主要措施、预期建设成效及预算安排等。各申报对象汇报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专家提问时间10分钟。汇报人原则上要求为学科带头人。各项目具体汇报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评审拟定8个A类校级重点学科(其中自科类4个,社科类4个)、7个B类校级重点学科。

4、学校审定。

5、结果公示。

七、医学类设B类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另行专家评审,按相关程序确定。    

 

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

201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