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4月7日(四川成都),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民族男高音艺术论坛暨中国民族男高音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我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刘淮保教授当选为副会长。

在2018年4月3日晚7:00的讲座中,刘教授做了主题《声乐基础训练漫谈》的主旨讲学。刘教授从解剖学的角度讲解声乐原理,从五音四呼十三辙的角度讲解中国特色的咬字吐字。舞台动作的设计的角度讲表演。深入浅出的把玄妙的声乐训练讲得生动具体、可操作。在座的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300多名男高音歌唱家在听了刘教授的讲座之后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刘教授的讲座很实用,全都是干货,并向其索要讲座的课件回去学习研究。

刘教授认为:
人体有提供动力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还有由唇,齿,牙,舌,喉组成的吐字器官,就像是一个乐器。吸气肌群和呼气肌群形成有弹力的压力,从而产生动力。发声也讲究气与声的结合,形成气息压力,气息作用于声带,形成弓弦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叹气的感觉找到基音,经过共鸣器官的扩音,你得到歌唱所需的声音。吸中有叹,叹中有吸,让小腹与横隔肌相互配合。演唱中必须使用混音,混音即真音与假音的结合,而且必须让声音抖落起来,形成正确的泛音。用半打哈欠办法,吸气状态和叹气结合后形成气息的形状。用快速吹蜡烛的方法来找到气息的支撑点。演唱者必须了解歌曲的背景,看懂歌词并理解内涵;还要了解歌曲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把握好风格。

男高音歌唱家们和刘教授互留微信号。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文化部春晚导演郁钧剑老师全程聆听了刘教授的讲座并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民族男高音论坛是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老师的关心下,由全国文艺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馆及有关艺术单位和声乐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歌唱演员、社会声乐艺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声乐艺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科学管理、发展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民族男高音艺术研究会所有成员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男高音歌唱家们还聚集在刘教授回宾馆的路上展开热烈的讨论。

一直到宾馆房间都久久不愿离去,一直探讨到深夜3点多。


本次民族男高音艺术论坛持续时间7天,共18场高水平的讲座。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
刘淮保教授简介
刘淮保,湖南省隆回县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湖南省男高音联盟会长、邵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第九届湖南省青年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会长。
(图文\白马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