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药学院“四新”建设大讨论
时间:2022-12-19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药学院按照学校要求于2022年12月15日15:45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四新”建设大讨论。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孙双姣主持会议,副院长吕立华传达了学校文件精神,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四新”建设是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重要内容,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体教职工认为,“新医科”提出的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开设的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这对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对新医科建设的内涵——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方面进行分析,紧扣新时期医学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既注重对现有药学培养体系的升级,又要加强“药学+X”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创新型、科技型、综合化的医药学教育,培养卓越科技型医药学人员要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在“医教协同”的基础上,引入“医教产研协同”机制,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办学,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项目平台,开发创新型药学科研实践基地,培养精药学、懂科技、引领时代的卓越药学人才要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打造“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国医学教育国际竞争力。

第二、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专业结构新医科建设要主动设置和发展新兴医学专业,推动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革创新,发展人文、医药学专业、理工基础、前沿科技,以及交叉学科等课程有机结合的医经学专业“新结构”。

第三、要加强医学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传统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加强“新医科”与“新高考”的碰撞与融合,促进新医科的发展。

第四、推进专业评估/认证,多途径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医药学教育评价理念,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大力推动药学教育教学改革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药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医学部、学院、附属医院药学教育的管理运行机制厘清对现有医药学教育专业建设提出的理念、内容、方法、技术、评价等方面的新要求,不断提升现有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运用“湘西南中药开发利用工程中心”平台的优势,促进药学与工科、理科、文科等的深度交叉融合。

五、创新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以学为中心”“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动态、开放医药学“金课”体系。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学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改造智慧教学环境,以“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牵引,提供更多个性化学习。优化硬件投入和技术支撑,利用各个专业技能中心的平台和资源发挥实践操作智能平台的优势,打造一流课程资源运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六、建议建立全面、系统、快捷、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在教育教学中增加思政元素,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在评估中得到贯彻落实。在教学管理中,树立“质量形成于教学全过程”的观念,强化过程控制,将教学管理贯穿到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要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学生关注教学,经费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政策支撑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

七、推进产教、科教融合,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工科新医科人才提供平台保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提升学生适应变化能力与医工创新能力,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

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孙双姣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四新”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新医科”发展趋势,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积极建言献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四新”建设的要求,创新“四新”建设新举措,为药学院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常用链接:邵阳学院官网 中国知网 中南大学药学院 中华中医网OA办公系统学校校历
地址:邵阳学院梅子井校区2号实验楼二楼 电话/传真:0739-53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