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团队精神,利于学生自主管理
一、培养艺术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通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所有的老师都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的知识涵养、人格魅力、做事方法、对事物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自觉的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使学生自觉的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二)、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它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三)、通过班会(团、学会),加强班级建设,有效的凝聚学生的团队精神。 班会(团、学会)是强化学生团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往往具有共同的目地、共同的荣誉感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相同活动,具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有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视班主任、辅导员和班级建设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每个成员都能获得归属感、荣誉感、受到他人尊重、获取自信,最终凝聚成有力的团队。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艺术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校的“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该精心组织以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的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5.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
二、充分发挥艺术系团、学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促进组织健康发展,巩固党,团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
(一)、选拔干部要以德才兼备为原则
团、学活动搞得好坏,关键取决于学生干部素质和一班人的结构是否合理。加入到学生组织,首先在思想上要意识到是为同学服务的学生组织,其次在行动上时刻以自己的热情与能力积极为大家办实事,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实际工作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任人为贤、品学兼优的原则和标准。
2、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依靠党团组织把好关。
3、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有能力、有特长,又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选到学生组织机构。
(二)、形成鲜明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团、学组织是学生自己的群众团体,应该有比较完整的组织系统,有比较正规的工作体系。为了发挥团、学各级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作用,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例会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等,使各级组织各司其职、照章办事,形成一套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而又科学的工作体系;一方面使同学们能够对他们进行监督,特别是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这样,可以时刻提醒他们,自己是大家中的一员,是为大家服务的,不是凌驾于同学之上的。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一些成绩比较突出的,要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及一些评优推先工作和党建工作相挂钩,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和目标,以使团、学组织整体更好的壮大发展。
艺术设计系
201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