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高万印 毛闻浩 邓虹雨)骄阳似火的七月,一支手握测量尺与画笔的大学生团队,正在邵阳市北塔区南岗小镇的海家塘水库旁,将66米长的浅灰色跑道变成一幅绚丽的“985”立体彩绘。
清晨五点半,暑气尚未蒸腾,邵阳学院“创新设计驱动:品牌赋能助力邵阳乡村产业发展实践团”的成员已伏身于水库跑道。测量、放样、勾线、调色……汗水浸透的衣衫贴着后背,他们手中的画笔却在高温下稳稳游走。
“避开正午,抢早晚时间!”团队成员刘同学抹去额角的汗珠,指着初具雏形的彩绘跑道笑道,“等完工后,这里就是村里最酷的打卡点,要让更多人看到南岗的美!”

(图一指导老师李韧教授与团队成员打卡彩绘)
田野课堂,设计扎根乡土
南岗小镇的振兴画卷,从双脚丈量土地开始。
7月6日抵达至今,这支由李韧教授和王钰锋教授设计的专业师生组成的实践团穿梭于青翠稻田与碧波水库之间。白天,他们走访村委干部、养殖户和当地村民,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水产养殖规模、特色节日和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夜晚,驻地灯光常亮至深夜,调研数据被转化为设计草图,讨论声与虫鸣交织成夏夜序曲。
“初到时只觉得环境美,调研后才读懂乡村的复杂肌理。”队员李同学在田埂上展开测绘仪感慨。团队发现,南岗拥有优质水库和特色节庆文化,却因缺乏系统视觉表达,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
这一发现与邵阳学院2025年“三下乡”的整体方向高度契合。今年全校共立项24支实践团队奔赴邵阳九县三区,副校长黄秋生在慰问各团队时强调:“要扎根祖国大地,用专业优势赋能乡村经济、文化与生态建设。”

(王教授带领学生实地调研)
村吧蝶变,青春点亮乡村客厅
实践团的“设计赋能”试验田,首先选在了村里的文化服务点——“村吧”。
这个曾略显凌乱的公共空间,在学生们手中焕然一新:更引人注目的是架起的直播设备——学生们化身“乡村主播”,向网友推介南岗的鱼鲜果蔬、风车节与音乐节。
“娃娃们把村吧收拾得亮堂堂,直播时夸咱们的村吧热闹非凡!”村民罗婶对着镜头竖大拇指。直播间点赞次数1.2万多,后台收到多条旅游咨询。

(团队成员帮忙布置会场)
画笔为媒,艺术激活乡村基因
设计最动人的火花,迸发于一场即将举办的“村吧歌手赛”。
当村民提出需要赛事宣传物料时,实践团主动承接全套视觉设计。海报以“村吧歌手赛,等你开唱!”为主题。
“以前搞活动就贴个红纸通知,现在这海报像城里大剧院的海报!”村支书举着设计稿连连赞叹。海报张贴当天,报名人数激增,连邻村村民都来电咨询。

(志愿者正在设计导览图)
夕阳为海家塘水库的“985跑道”彩绘镀上金边时,村吧里飘出调试音响的歌声。团队成员毛同学在调研笔记上写下:“设计不只是美化,更是连接土地与人的语言。”
当稚童指着彩绘跑道数“985”的数字,当村民在精心设计的海报前排队报名歌唱赛,设计赋能的深意已然显现——它不仅是乡村面貌的改变,更是在乡土间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