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 学生工作 >> 青春风采

流光岭下夜未央,黄花载梦助农强
时间:2025-07-11
  本网讯(通讯员 邓虹雨 黄佳瑶 兰宇旋)7月11日凌晨三点半,永华村村部灯光骤亮,邵阳学院“设计创新 品牌赋能”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揉着惺忪睡眼起身时,被窗外山坡上的零星白光惊住——数十道光束如星河散落,映出躬身劳作的村民身影。"三点半就已经这么多人了?"新到岗的志愿者黄佳瑶惊呼。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早已在黎明前悄然打响。
   
  (凌晨的黄花菜地)
  凌晨田间的"摘金人"  
  村民们背负竹编大筐,头戴强力探照灯,在蜿蜒的田垄间穿梭。老练者指尖翻飞,不过半小时便能装满一筐鲜嫩黄花;而志愿者们三人协作,速度仍难企及一位熟手。"黄花菜含苞待放仅数小时,晨露未干时采摘品质最佳。"村民张大爷边说边示范,"我们赶早的两点就来,年轻人熬不住夜,我们老头子觉少。"随着竹筐渐满,志愿者肩头重量愈发沉坠,不得不将黄花倒入粗粝的蛇皮袋暂存。至清晨六时,日头初升,志愿者们已汗透衣衫,而田间仍有银发老人佝偻着背,在灼灼日光下坚持收尾。
   
  (天亮后的黄花菜地)
  "黄金菜"困局待破  
  尽管村民以超负荷劳作抢收鲜品,黄花菜的"钱途"却难言乐观。由于缺乏深加工体系,全村九成鲜花以每斤不足3元的低价售予收购商,附加值流失严重。"凌晨四点采的头茬花,下午就蔫了。"一位村民捧起一把黄花叹息,"冷库容量有限,烘房老旧,想延长产业链难呐。
   
  (挑着黄花菜的村民)
  青春智慧赋能产业升级  
  目睹此景,志愿者团队迅速启动"黄花赋能计划"。志愿者们有的架起直播设备,设计"月光采撷""晨露珍品"等品牌故事;有的拿出电脑打开CDR为黄花菜设计更具品牌特色的包装;还有的学生则策划"星空花田"体验游,拟将采摘场景转化为特色IP。"我们不仅要卖菜,更要卖文化。"志愿者朱明琪擦拭着镜片上的汗雾,"让永华黄花成为承载乡愁的记忆符号。"
   
  (采摘黄花菜的志愿者)
  团队指导老师李韧强调,未来将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可持续的人才输送通道,为永华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全面赋能乡村品牌建设。晨雾未散时,满载黄花菜的货运车辆已驶向黎明,望着车尾渐远的轮廓,几位老支书眼含期待:'年轻人熬夜抢收的星光,这会儿都化作太阳照进厂坊了。
   
(志愿者收工时的留影) 

友情链接:邵阳学院官网 教务处 招生就业 校园公告校园地图学校校历思想政治教育网
版权所有:@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联系电话:0739-5430199 详细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七里坪校区润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