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邓虹雨、兰宇旋、高万印 拍摄 黄佳瑶)7月7日,邵阳学院“创新设计 品牌赋能”实践团受邵阳市财政局驻永华村工作队邀请,赴邵东市流光岭镇永华村考察,深入走访当地黄花菜种植基地,旨在通过创新设计与品牌打造,助力永华村黄花菜产业焕发新活力。
座谈析现状:产业升级需求迫切
实践团抵达后,首先,与邵阳市财政局驻邵东市流光岭镇永华村工作队、流光岭镇政府、永华村村支两委举行座谈,系统梳理了永华村"忠孝文化""无毒无诈无反社会治理""流光湖农文旅""黄花菜产业"四张特色名片,并针对当前产业发展痛点提出创新方案。

(实践团与驻村队、村支两委召开座谈会)
黄花菜作为“四珍”之一,不仅具有安神助眠、抗癌、抗抑郁等功效,更是产妇坐月子的佳品,可起到催奶作用。据介绍,永华村黄花菜种植品种丰富,涵盖四月花、猛子花、祁东白花、茄子花、细叶子花等,总采摘期从五月底延续至八月初。其中,四月花占产量的60%,采摘期30天,兼具易采摘、产量高、采摘季气候适宜等优势;茄子花个头大、口感佳,采摘期约40天。但目前存在品种杂、部分品种采摘难度大、合作社运营基本停滞、产品多销往外地等问题,且加工环节以古法蒸制为主,产量有限,缺乏深加工能力,湿花需7斤才能制成1斤干花,深加工与品牌溢价空间受限。

(周书记为团队成员介绍黄花菜)
田间访实情:挖掘产业文化价值
座谈会后实践团深入村民种植基地,实地考察黄花生长态势,观摩传统蒸制晾晒工艺,考察途中团队成员发现,当地黄花菜虽承载着"安神助眠、抗癌养生"的药用价值及"坐月子催奶"等养身功效,但缺乏系统性品牌塑造。

(阴干法制作的黄花菜)

(古法蒸制黄花菜)
考察过程中队员们还认识到了一位传奇人物,村里的一位86岁的老人,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始终坚守在黄花菜采摘一线,直到去年才从一线“退休”,其故事成为永华村黄花文化的生动注脚。老菜农"去年方退休"的坚守,也凸显出了产业传承与年轻劳动力回流的紧迫性。

(村民为团队成员介绍种植情况)
破局谋发展:打造"黄花点金术"IP
针对调研结果,实践团认为永华村产业发展目标应从品种优化、品牌包装、文化挖掘、销售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发力,打响黄花菜名片,让这一传统产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吸引劳动力返乡、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于是提出"品种改良+工艺升级+文创赋能"三位一体方案:
1. 优化种植结构:推广高产易采的四月花、茄子花,试种错峰品种延长采收期至8月初;
2. 革新加工技术:研发无硫烘干工艺,开发湿花冷链锁鲜等深加工产品;
3. 构建品牌体系:以"黄花故事"为内核,设计非遗技艺可视化包装,搭建"鲜品+干品+文创"网销矩阵,塑造"永华黄花"地理标志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