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瑶瑶、郝亦婷、张谢景彤)一双双沾满黏土的小手,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2025年7月7日,邵阳县五峰铺镇新田村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变成了欢乐的"陶艺工坊"。邵阳学院"艺"心志愿者服务团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陶泥非遗体验课,用艺术温暖童心,用文化滋养成长。
新田村作为典型的劳务输出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全村儿童总数的一半以上。面对乡村美育资源匮乏的现状,邵阳学院"艺"心志愿者服务团精心设计了陶泥课程。继上节剪纸课堂大获成功后,本次将目光投向了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
课堂上,志愿者首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了解陶艺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发展历程。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到宋代五大名窑,从生活器皿到艺术珍品,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考虑到实际条件,志愿者们创新性地采用超轻黏土替代传统陶泥,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确保了安全性。

(图为志愿者正在讲陶泥文化制作方法)
在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分组指导孩子们进行创作。揉、捏、搓、压,简单的动作中蕴含着无限创意。不一会儿,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惟妙惟肖的水果、充满想象力的抽象造型纷纷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有的孩子捏出了心中家的模样,有的则创作出未来城市的图景,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纯真的梦想。

(图为志愿者正在帮助小朋友捏粘土)
本次陶泥课堂不仅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据悉,该志愿服务团将持续推进非遗文化进乡村项目,后续还通过系列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留守儿童在艺术熏陶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