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手绘民族情·支教非遗韵”乡村振兴服务团,一支由二十余名师生组成的活力团队,在绥宁县寨市村经过近一个月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打造了一门特色精品课程——非遗蓝印花布创作课,并收获了200余件成功的蓝印花布文创产品。在支教活动结束之际,师生于8月6日在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的西河古桥进行非遗蓝印花布创作课程结业成果展。
为了与这方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和谐共鸣,在布展前夕,服务团成员们化身为“三下乡”的文化使者,以匠心独运,采用传统红纸大字报这一温馨而质朴的方式,亲手书写下温暖的邀约,字字句句间流淌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诚挚地邀请寨市的父老乡亲们共襄盛举,一同沉醉于即将展开的蓝印花布非遗文化盛宴之中。
邀请函鲜艳的色彩与遒劲的字体瞬间吸引了村民们的好奇与关注,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邀请函不仅详尽勾勒了展览的时间脉络、地点指南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亮点,更满载着团队成员与村民共赏文化之美、同享非遗之乐的深切愿望。
随着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的绚丽启幕,一系列匠心独运的蓝印花布作品惊艳亮相,从传统布料的细腻纹理,到服饰设计的精妙绝伦,再到手工艺品的匠心独运,每一件展品都是对非遗技艺的深情致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邀请每一位村民走进这场蓝色的梦幻之旅,共同感受蓝印花布背后的故事与温度。当地民众如潮水般涌来,对这项古老技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在目光被一件件精美的蓝印花布衣裳紧紧吸引后,饶有兴趣地向我们的团队成员探寻起其背后的制作工艺。她的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对学生的匠心独运与精湛技艺赞不绝口,仿佛亲眼见证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迹。
团队衷心希望,通过这样一次生动而富有意义的活动,能够点燃村民们心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那份炽热情感,让保护与传承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也期待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实践不仅拓宽蓝印花布艺术的传播途径,更是在年轻一代心中播撒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的蓬勃发展,让这份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