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标志设计中的党史
——中国共产党党徽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主讲人:蒋剑平教授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艺术设计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开设“艺术设计中的党史”微课。今天推出第二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标志设计中的党史
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 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国徽的设计和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1950年6月28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颁布《国徽图案说明》。同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命令》颁布。至此,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宣告诞生。
1950年10月1日,这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一枚国徽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是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制作完成的。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国徽确定的过程,充分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它是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独立、自由、解放的不朽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