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1、大会精要回顾
2、湖南日报社论: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3、湖南日报社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湖南日报社论: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3、湖南日报社论:在推进教育公平中争取更大作为
大会精要回顾
2018年12月25日,湖南省教育大会在长沙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和部署全省教育工作。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科教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杜家毫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在新时代新起点推动湖南教育新发展,关键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领会和把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中央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杜家毫强调,要聚焦建设科教强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抓早抓小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切实扭转不正常的教育评价导向,平稳有序推进高考改革,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聚焦特色实施“双一流”建设。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市挤、农村弱”、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以及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益保障、校园安全等问题,更好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第一要务,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杜家毫指出,抓发展就得抓教育,抓教育就是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搭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形成一批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成果,完善一套促进创新创业的制度机制,走出一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子,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杜家毫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保障教育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关心教育、钻研教育、规划教育,制定切实管用的对策措施,破解当地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各类学校要加强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牢牢守住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要齐心协力、各负其责,汇聚起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许达哲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扎根湖南大地办学为基础,以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办得更好、更有特色”的要求,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推进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愿景,服务打造内陆创新高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以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支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推进“互联网+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要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项基础工程,发扬“红烛”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采取有力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乡村教师队伍中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省市统筹、以县为主,推动形成科教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完善国家、社会和公民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各地开展教育改革探索,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湖南日报社论: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道,在于树人;树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用活湖南特有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24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对如何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提出了明确要求。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而生动的“扣子论”,引出了青少年成长必须思考的课题,更明确了教育事业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根本。
随着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育条件大为改善,“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建筑在校园”。与之相应,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授课手段令人眼花缭乱。教育质量和水平总体在不断提升。然而,也有一些现象令人忧虑:个别学生不懂感恩,“官本位”侵蚀大学校园,“佛系心态”流行,违法“校园贷”瞄准学生“奢生活”……这些问题固然各有其因,但一些学校思想政治课效果不彰、个别学生品德修养欠缺恐怕难辞其咎。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立德树人如何融入各环节、贯穿各领域,必须回答,应该答好。
培养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重智轻德,或者只会动脑、不会动手,只知书本、不辨菽麦。“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不能都是“小胖墩”“小眼镜”。
如何培养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为谁培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谁来培养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必须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几个月前,当第一批“00后”迈入大学,人们有担心更有期待: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他们能否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如何填上沟通的“代沟”、学会对话的“语言”?应该说,我省各界在立德树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2000余堂省级德育精品课,500余个省级德育优秀案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设计不同的主题课程,充分利用湖南特有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将研学旅行打造为品牌项目……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切实扭转不正常的教育评价导向,彻底改变以分数贴标签的做法,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着眼“教好”“学好”“管好”,立足教师、教材、教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让教育多一些专注、学校多一份宁静。
湖南日报社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这次全省教育大会的鲜明主题,也应该成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理念。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是一个需要辩证认识、科学判断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前,读书上学是少数人的权利,多数普通民众难以跨入学堂大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教育资源仍然极其短缺,扫盲、普及基础教育是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高考考场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走进高等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跳出农门”。40年时光过去,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年来,湖南高考录取率飙升到了80%。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有学上”还只是基本的满足感,全省教育的发展现状离“人民满意”的标准和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只有从普通群众的视角,揣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才能深刻体察人民群众的期盼,才能真切了解我们的工作存在的差距。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就包含着对“满意教育”的期盼。目前,群众呼声最大的是“上学难、上学贵”“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它们折射的既有教育总量供应问题,更多的是教育布局结构性失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偏差,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城市挤、农村弱”的失衡。有些地区公办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紧张,导致民办教育坐地起价。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责无旁贷,需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路径上加强探索,让公办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主导。
阳光普照,雨露均沾。教育之门,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打开。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益问题,都应该成为我们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社会各方一直呼吁为学生减负降压,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依旧没能得到实质性解决。对这类掣肘教育发展的沉疴顽疾,抓不抓、重不重视,结果肯定不一样。“绝不能为了孩子的未来,忽略了孩子的现在”,必须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统筹好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引导家长正确认识青少年成长规律。
孩子安全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每到暑假,父母在外打工的小孩,发生溺水的风险较大,有时候一次就是三四个,这样的惨痛案件直叫人揪心、扼腕。还有,非法运行的校园贷、校车驾驶员疲劳驾驶等,都是伤害学生的问题源头。“把每个学生看成自家孩子”,排查隐患,堵住漏洞,多办实事,这类问题就能得到逐步解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同时要充分尊重基层探索、实践经验。在各个时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都有宝贵的经验沉淀,如在基础教育方面所创造的“桃江经验”“东安经验”和汨罗素质教育等重大典型经验,就值得珍视和推广。只要我们敢于继续探索,各方共同发力,就一定能以出色的成绩呼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湖南日报社论: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抓发展就得抓教育,抓教育就是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省教育大会站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教育工作,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作为内陆省份,湖南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关键得靠人才和科技。教育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无论是基础教育,或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有了很大发展,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教育大省”的跨越,从规模增长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教育的支撑作用尤其明显,许多入驻湖南的大企业,就是看中了湖南的教育和人才优势。闻名全国的“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高校作为主力军之一功不可没。中南大学的材料科学、医学,国防科大的计算机通信,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还有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的相关学科,都基础雄厚、优势明显,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很大。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经济越发展对教育需求越大,教育发展越好对经济发展促进越大。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素质人才。就目前而言,湖南教育拥有相当的规模,专业门类齐全,这是我们的实力所在、优势所在。我们要发挥教育的优势效应,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以适应全省产业需要、满足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定向培养、订单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作为当务之急,挖掘、传承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美好愿景,以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支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多给学校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机会,搭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建立从研发试验到生产无缝对接的创新链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凭借“科技之花”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让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加快“双一流”建设,把大学“办得更好、更有特色”。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有没有高水平的大学,既反映教育质量的高下,也体现了其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强弱。湖南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尤其是长株潭地区高校云集,为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年10月,备受期待的湖南省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出炉,计划第一个周期共建设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64个、国内一流培育学科80个、应用特色学科80个。此前,湖南已有3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
“双一流”怎么建?不是用一个模式办学,也不是全面建设各类学科,而是要扬长避短,在特色学科上争创一流、彰显水平;不是看学校建得有多大、教学楼建得有多高多漂亮,关键是要看造就了多少一流教师、培养了多少一流学生。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把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成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让“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更加响亮,为湖南发展增添绚丽的光彩。
湖南日报社论:在推进教育公平中争取更大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有560个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全国累计数量已达2379个县,占全国总数的81%,已有11个省(市)整体通过认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部分地区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力度不够,是亟待强化的教育薄弱环节。
当前,湖南正在加快科教强省建设,补齐教育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是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的重要一环、关键支撑。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我国曾经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者进入中等师范学校学习,经过专业训练后走上中小学讲台。数以百万计的“中师生”用青春和奉献撑起了基础教育的大半边天,堪称中国改革开放腾飞的基石。相较于过去的“中师生”,现在走上基层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大多是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力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事关教育大局,值得高度关切。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应着眼于招生“进口”、就业 “出口”,打通人才选拔、培养和输送通道,在推进教育公平中争取更大作为。
一是着力在招生口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让更多农村、贫困地区学子有书读。高考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受到广泛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公平性。近年来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争议。为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比例,自2012年起国家相继推出了“三大专项计划”(即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近三年年均有约10万名农村、贫困地区考生通过专项计划进入重点高校学习。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积极实施各类专项计划,让更多优秀寒门学子入校学习,并助力他们在毕业后获得优质就业,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此同时,应从制度层面缩小农村、贫困地区与市(州)首府、省会城市在师资配备、学习条件等方面存在的悬殊差异,努力让城乡孩子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有更多获得感,也让村镇学校有生源保证、进入良性循环。
二是着力做好专业安排、向优势专业倾斜,让更多优秀寒门学子读好书。农村、贫困地区学子有机会进入重点高校学习是第一步,进入高校之后学什么、怎样学更为关键。只有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才是对“读书无用论”的有力回击。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这些孩子在性格、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想方设法让他们就读适合的专业、高校的优势专业和王牌专业。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为这些孩子着想,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给予贴心助力:开设“绿色通道”,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提供“奖贷助、勤补免”,让贫困学生放心读书;根据数学、英语等学科基础差异,可采取分班教学;针对易发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辅导和干预。
三是科学规划、加强引导,让更多有志青年就好业。让更多农村、贫困地区学子进入高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期盼他们的在毕业、就业后改变自身处境、反哺社会。怎样推动他们就好业?一方面,应强化政策的刚性约束。通过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让有志于投身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学子毕业后能到指定区域、特定岗位任教,从而稳定地向基础教育领域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应加强教育引导。高等师范院校应聚焦师范主业, 注重师范生专业素质养成和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教育的意识、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开展各类教师技能竞赛等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
提高师范类专业生源质量,除了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以外,还需要政策层面的调整和支持。建议恢复师范类专业面试、将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计划列入提前批次或者提前一个批次录取。只有让更多更优秀学子进入师范专业学习,最终走上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才能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为科教强省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