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系学科建设规划
一、学科发展现状及动态分析
1、体育学科的现状及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学科分类,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二级学科;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下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五个专业。
我系现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专科生,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课程与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联系密切,我系连续开课年限已近30年,具有完备的教学大纲、计划和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专任教师55名,主讲教师年富力强,硕士学历占10%,高级职称占30%。
2、本学科特色及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所面临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探索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其特点,对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科学性,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根据我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就目前学科的发展状况,我们就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辐射范围、人才素养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认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适应面广,培养方向符合21世纪发展的趋势。
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建设目标
1、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通过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建设,形成学科优势及与当前形势配套的课程体系,探索创一流教学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科研与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通过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建设,形成学科优势及与当前形势配套的、布局合理的课程体系。发展优势专业,形成重点学科,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在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力争上硕士点。
3、学科建设的目标
分三阶段实施:2001-2003年起步阶段,发展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初步形成适合于当前发展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把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作为建设重点。
2004-2007年:发展体育教育专业,拟新上社会体育专业,将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建设成院级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教育部对新上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
2008-2010年:积极申报硕士点,力争把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
三、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1、学科体系的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2个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二级学科建设:拟建成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2个二级学科。
2、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体育系现有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55名。教授2人,副教授14人,讲师20人,助教1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计划每年引进硕士以上教师6~10人。到2007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大于35%。
3、科学研究规划
研究方向:计划至2007年形成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科研立项:力争实现2项省级以上的科研立项,完成省级以上科研立项1-2项。
科研获奖:力争实现1项省级科研获奖。
科研成果:至2007年在中文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
4、教学研究规划
系统改革现有教材体系,到2007力争建成院级精品课程3门,实现省级以上教研立项1-2项。
5、人才培养
至2007年培养院级学科带头人1-2人,院级学术骨干3-4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8人。
6、教学科研条件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本着优先保证重点学科、重点人才的原则建设实验室,分三阶段进行。一阶段建设“运动解剖、生理”实验室。 二阶段建设“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实验室。三阶段建设“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并将“运动解剖、生理”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实验室。
基地建设:目前已有教学实践基地20个,计划建设教学实践基地30个。
图书资料建设:已有资料室1个,图书3000册,期刊30多种,计划建成拥有图书6000册,期刊50种的资料室。
四、投资概算
2001-2003年:计划总投资5万元,其中实验室建设2万元,图书资料1万元,人才引进与培养2万元。
2004-2007年:计划总投资32万元,其中实验室建设20万元,精品课程建设2万元,教学及科研基地建设2万元,图书资料3万元,人才引进与培养5万元。
2008-2010年:计划总投资60万元,其中实验室建设40万元,精品课程建设5万元,教学及科研基地建设4万元,图书资料4万元,人才引进与培养7万元。
五、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1、组织保障及政策和机制
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系内建立有系主任、学科点负责人为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规划执行情况检查,督促学术梯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保证学科建设规划的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
2、学科队伍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锲机,尽快解决学科成员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每年选派2-3名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鼓励具备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学位,为选拔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创造条件。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锻炼和培养教师队伍,使具有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特别在科研上既互相配合又有个人明确的研究方向,为以后申报硕士点奠定基础。
3、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理论教学改革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和本科生导师制,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
体育系
20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