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共探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理学院来我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

时间:2025-04-11

  为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拓展心理育人的思路与方法,410,理学院心理健康成长辅导室师生代表一行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共探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主题,举行了一场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研讨会。

  交流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专干张倩老师首先从理论视角阐述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指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不仅需要应对学业压力,还需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以适应未来的种种挑战。培养诸如乐观、坚韧、感恩、责任感等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的关键,这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 

  理学院心理专干陈子荷老师则从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分享了在专业教学和学生工作中观察到的学生心理状态。理学课程逻辑严密、抽象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但同时,理学教育中也蕴含着培养耐心、专注、理性思维和抗挫折能力的天然契机。如何将学科特质转化为心理育人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攻克学术难关的过程中锤炼积极心理品质,是理学院高度关注的课题。 

  围绕如何有效协同探索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双方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交流是促进理工科学与人文社科在育人领域交叉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双方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不同学科的智慧和力量。未来,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构建更为科学、有效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健全人格与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