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建设

深化纲要课程改革创新 服务特色思政体系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学研讨会议顺利召开

时间:2025-09-29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求,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高质量发展,9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新学期纲要课教学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文大山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全体纲要课任课教师参会。 

  会议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教研室主任黄玉平系统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客观分析成效与不足,并重点围绕本学期教学任务进行全面部署。深入阐释了课程教学目标、成绩评价体系构成及教学重难点把握,强调要深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求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机制,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方法创新,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研讨环节气氛热烈,聚焦实践活动教学改革创新。与会教师围绕AI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应用、实践作品竞赛的评审标准与质量要求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凝聚共识,一致认为应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坚守历史教育的本质,确保实践活动的思想性、历史性与教育性相统一,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与创新能力。 

  文大山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他从战略全局高度,明确提出推进思政课“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特色化、数字化”建设的“五化”要求。文院长特别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要主动对接并深度融入“邵阳红”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战略,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独特优势,着力挖掘、整合与利用好邵阳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鲜活的地方历史叙事融入宏大的国家历史进程,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深刻,引导学生在历史的纵深比较中深刻领悟“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与正确性,从而为推动构建具有鲜明湖湘特色的“大思政课”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细化了举措,为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课程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服务特色思政体系建设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