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师资队伍
学院动态
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学术交流
党群工作
  党建风采 工会活动
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
学习资源
下载专区
 
  首页>>公告栏
关于组织教师参加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通知
添加时间:2014-06-19 

邵院教通[2014]53

关于组织教师参加第十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

通    知

各系(部、院):

为了贯彻落实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十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通知(下称通知)精神,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信息化软件制作能力,学校决定组织教师参加第十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原湖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现将《通知》转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1、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通知》精神,广泛发动、积极组织教师报名参赛,并于628日前将报名表交教务处417室,参赛作品以如下命名格式上交(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如:《圆明园》张三-长沙市XXX学校),单个文件直接发送,多个文件采用压缩文档方式发送至313259410@qq.com

2、参赛作品要求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课件(含移动终端课件)、精品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内容由参赛教师自选。

3、学校报送作品数量不限,每位参赛作者除微课外每类别报送作品限报一件。

4、参赛作品、技术要求及其它具体事宜见附件。

 

附件: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指南

 

邵阳学院教务处

2014年6月17日

 

 

 

附件

 

 

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

 

 

 

指  南

 

 

 

 

 

 

 

 

 

 

 

 

 

 

 

 

 

 

 

目   录

一、参赛人员范围

二、参赛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三)评比指标

(四)作品资格审定

(五)作品制作

三、参赛办法

(一)参赛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

(二)报送时间、方式及评审费

四、参赛作品评比及奖项设置

(一)评比办法

(二)奖项设置

五、组织工作

(一)组织事项

(二)联系方式

附件:附表一: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作品各市州作品数分配表

附表二: 参赛作品登记表

附表三:参赛作品名单及联系人信息表

附表四:“微课”学习任务单模板

 

 


一、参赛人员范围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参赛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简称“大奖赛”)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按照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分组(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设置参赛项目。

1.基础教育组:微课课件(含移动终端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含移动终端课例)、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2.中等职业教育组:课件(含移动终端课件)、精品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3.高等教育组:课件(含移动终端课件)、精品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1.微课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展开的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学习任务单三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微课资源嵌入教学活动中,可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两者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资源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

(1) 微课组成。“微课”资源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组成部分。A.微课视频: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用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在10分钟以内。微课视频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B.进阶练习:是微课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在线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进阶练习与一般常模测试不同,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查缺补漏学习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实现学习的查缺补漏。进阶练习以word文档方式提交;C.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单以word文档方式提交,格式见附表4

(2) 学科范围及主题。中小学各学科均可以参赛。提倡参赛微课主题选择本学科的教学重难点,鼓励中小学教师根据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组织专家编写的小学数学等12个学科《教学资源开发指南》中的教学重难点作为微课参赛的主题,相关资料可以到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www.hnzyzx.com)通知通告栏中下载。

(3)微课制作方式

1.使用PowerPoint制作微课;

2.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

3.使用快课工具制作微课;

4.使用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

5.使用手机等其他工具制作微课。

(4)微课制作要求。

1.录制现场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避免在录屏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2.所选择参与录制的授课教师应仪表端庄、神态自然、精神饱满,讲授从容,教学态度科学严谨。

3.教学语言规范,声音响亮,节奏感强。采用标准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使用适合教学的语调,英语使用标准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4.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5.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如有需要可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声音与演示过程有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适当使用画笔功能;

8.录制过程页面随着授课进度翻动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长时间静止不动。为增强授课效果,可以插入适当的动画、图片等素材;

9.报送的微课视频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教学目标要清晰、主题突出。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主题(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建议使用标清1280X720或高清1920X1080,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5)报送形式: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大赛市州负责人需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加入第十四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群组,在微课栏目中上传作品视频文件其他相关材料打包以附件形式上传视频文件上传后,在作品介绍中填写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6)报送要求:每个微课作者不能超过3人报送作品包含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学习任务单。鼓励各市州、县市区、学校有组织的按教材版本成套、成系列的报送微课作品,报送数量不限

2.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以及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不属于课件范畴。

移动终端课件: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教学设计。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组委会提供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具软件及其学习资料供参赛者免费下载试用。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100MB。

(2)报送形式: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大赛市州负责人需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加入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群组,在基教(职教)课件栏目中上传作品,作品文件名应包含《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移动终端课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1)制作要求: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须一并报送。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B。

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2)报送形式: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大赛市州负责人需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加入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群组,在整合课例栏目中上传作品视频文件其他相关材料打包以附件形式上传视频文件上传后,在作品介绍中填写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4.学科主题社区: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于网络开展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学习型组织。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

(1)制作要求: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并提交空间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

5.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参赛作品应是完整反映一节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1)制作要求:应包括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学资源、学生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其中,课例录像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采用常用视频格式;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如课例中有论文、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等可一并报送。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B。

(2)报送形式: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大赛市州负责人需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加入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群组,在“整合课例”栏目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分类上传作品视频文件其他相关材料打包以附件形式上传视频文件上传后,在作品介绍中填写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6.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仿真实训软件、教育游戏等。

(1)制作要求: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应提交模拟演示视频(3~5分钟,主要功能操作演示)、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

(2)报送形式: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大赛市州负责人需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加入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群组,在基教(职教)工具栏目中上传作品,作品文件名应包含《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网络版应在相关说明文件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相关文档电子版、模拟演示视频请一并报送。作品总大小不超过100M。

7精品开放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1)制作要求

①精品开放课程:课程选题不限,内容按专题呈现,每讲应不少于30分钟、不多于50分钟;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视频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 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 1024×576。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 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通过网页呈现, 内容应涵盖: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录像、实验指导、教材、参考文献、网络教学课件、习题等;参评作品应体现网络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特性,帮助使用者进行自主探究、答疑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管理。同时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

(2)报送形式

①精品开放课程: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大赛市州负责人需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加入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群组,在“职教开放课”栏目中上传作品视频文件其他相关材料打包以附件形式上传视频文件上传后,在作品介绍中填写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市州电教部门统一报送并注明资源共享课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

(三)评比指标

1.微课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25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行为

25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

25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适用

25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 

视频声画质量好;

适合我省中小学实际需要,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2.课件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呈现

25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25

运行流畅,操作方式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目标

15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教学设计

25

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教学行为

25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教学效果

25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反思

10

有及时的反馈、评价和课后反思。

4. 学科主题社区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主题明确、目标明确、适用人群明确;

功能模块结构安排合理。

内容呈现

25

突出主题特征,可以体现一定的多学科交叉;

内容科学、丰富、新颖,鼓励原创;

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资源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层次与分类清楚

使用效果

25

学习群体的深度参与

具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技术应用

20

应用合理,注重实用;

导航清晰、准确,各项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色彩搭配合理,设计美观大方;

媒体播放可控。 

5.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适当;

突出基于问题学习、差异化学习、师生高度交互和移动学习等特点;

教学策略合理,注重学科目标的达成、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

30

内容科学、表述准确;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

技术运用

20

技术运用合理、充分、有效;

体现多种技术平台和学习资源共融的学习手段。

创新与实用

20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探索差异化学习、基于问题学习、交互性学习、移动学习的特点;

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6.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设计目标

10

设计目标和使用对象定位明确。

结构与功能设计

25

系统结构清晰,模块化程度高,交互性强;

功能设计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技术性能

25

采用主流技术路线,程序运行安全稳定; 

操作简便快捷,导航方便合理;

新技术运用合理有效。

人机界面

设计

20

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风格统一、美观大方;

,交互操作符合认知习惯;

多媒体呈现方式合理快捷。

创新与实用

20

设计新颖,技术实现难度大,特点鲜明;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7.精品开放课程

(1)精品视频公开课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目标

15

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选题恰当。

教学设计

25

教学策略合理,根据需求,合理采取启发、讨论、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符合课程学习特点,符合学习者需求;

教学过程完整。

教学行为

25

语言生动活泼,能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

鼓励与学生有较好的互动;

有较强的现场教学感。

教学效果

15

授课条理清晰,课程内容熟练;

教学重点突出,课堂信息量大;

积极回复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新与实用

20

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具有推广性。

(2)精品资源共享课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材适当;

教学策略合理,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提供练习,具有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教学过程完整

考虑学习者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

课程内容

25

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课程内容体系完整;

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呈现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25

教学管理功能方便、实用;

具备良好的师生、生生交互环境;

媒体播放可控;

过程可控,导航清晰、明确。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适于网络共享;

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具有推广性。

 

(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

(五)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2.微课”、“课件(含移动终端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含移动终端课例)”、“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精品开放课程”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

除微课外,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3.作品文件名命名要求。大赛市州负责人,在上传作品前,应先整理好作品文件名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如:《圆明园》张三-长沙市XXX学校)。

三、参赛办法

(一)参赛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

1.基础教育组和中等职业教育组

(1)由市州级电教部门以市州为单位组织参赛,每个市州报送作品数附表一《各市州报送作品数分配表

(2)省直属单位单独组队参赛,原则上每单位不超过3件。

2.高等教育组

各高等院校教师单独组队参赛。

3.注意事项:

每位参赛作者除微课外每类别报送作品限报一件;微课报送数量不限,可成系列报送。

(二)报送时间及方式

1.截至时间

2014年7月30日前。

2.报送方式

组织单位整理收集好报送作品,以网上提交的方式报送到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高校及省直属单位直接报送到省电教馆资源部。

四、参赛作品评比及奖项设置

(一)评比办法

1.技术测试:包括资格审查、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将参加专家评审。

2.专家评审:由“大奖赛”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教师组成专家评审组,对通过技术测试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在综合评定基础上,评选出一等奖、二等三等奖奖作品

(二)奖项设置

1.个人荣誉奖

本次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抄袭、科学性错误及制作水平较低的作品不予评奖。获奖者有省电化教育馆颁发荣誉证书。微课一等奖作品另颁发奖金500元奖金。获一等奖、二等奖的作品将推荐参加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需向全国大奖赛组委会缴纳评审费)。

2.集体荣誉奖

设置“最佳组织奖”,根据各单位微课参赛作品数、获一等奖数及其他作品获奖情况确定。获奖者由省电化教育馆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五、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大奖赛”由湖南省电化教育馆主办。

“大奖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湖南省电化教育馆资源部,主要承担具体组织工作。

“大奖赛”重要信息和相关事宜将陆续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www.hnzyzx.com网站上公布。

(二)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长沙市芙蓉区文运街23号湖南省电化教育馆资源部

邮政编码:410007

2.联系人:王子权王瑞庆

3.联系电话:0731-8222019782220187

4.电子邮箱:wrq1001@126.com(邮件主题注明“大奖赛”)


附表一:

第十四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作品

各市州作品数分配表

(单位:件)

地区

基础教育组

职业教育组

长沙

45

15

湘潭

25

10

株洲

40

10

邵阳

50

10

衡阳

50

10

常德

45

10

岳阳

45

15

自治州

40

15

怀化

25

10

郴州

50

10

永州

50

10

娄底

25

10

益阳

30

10

张家界

20

5

省直属

10

 

合计

550

150

附表二

参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编号:

 

作品

名称

 

学科版本

 

年级

 

作品大小

MB

参赛

项目

基础教育组

微课程 □

课件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学科主题社区 □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 □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

小学□

初中□

高中□

特教□

幼教□

中等职业教育组

课件 □

精品开放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

高等教育组

课件 □

精品开放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

作者

信息

(请按各项目限额人数准确填写)

姓名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联系人

姓名

 

手机

 

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

通信地址

 

邮编

 

作品

特点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共享

说明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出版或在“大奖赛”网站共享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4.     

5.      


附表三

 

参赛作品名单及联系人信息表

(仅组织单位填写,个人报送无须填写此表)

单位名称: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作者联系方式

学科版本

作品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联系人姓名

 

部门、职务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

QQ

 

 

 


附表4

“微课”学习任务单模板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提示:用“版本+年级++学科名+内容名”表示)

 

2.达成目标:

(提示: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请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旨在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

 

3.学习方法建议:

(提示:帮助学生避免思维弯路,注意有就写,没有就不写,删了这一行;不要“喧宾”夺了“任务”之“主”)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微课学习知识与课堂内化知识的关系)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提示:含必要的提示等帮助性信息)

 

 

 

 

 

 

 

 

 

 

三、资源链接

(提示:提供相关资源链接)

 

 

四、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备注:1.栏目不够用可以自行扩展;2.完成“任务单”设计之后,别忘了删除所有提示项。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湖南教育政务网 湖南教育网 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1-2013

联系我们;Email:sxzzll2009@126.com  TEL:0739-5430129  地址: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办公楼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