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王欢
时间:2024-03-29
王欢,女,天津人,中共党员,2012年就读于湖南省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地理科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现任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委某局局长、县委机关党委副书记,先后荣获阿克苏地区党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新和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新和县“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没去参军就去当一名戍边战士,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王欢一直以来的梦想,由于眼睛近视等身体原因导致从军梦一直没能画上句号。从邵阳学院毕业后,王欢坚决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到西部去、到边疆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告别了母校、告别了父母,承载着母校的殷殷嘱托,独自一人奔赴祖国南疆。
南疆地区气候恶劣,夏季酷暑、冬季严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较差、汉族干部紧缺、工作任务繁重……。每一名奋战在南疆一线的基层干部都是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他们不惧艰险、扎根风险,亲历着、见证着南疆的点滴变迁,内心里全部是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知边疆安则祖国安、边疆稳则内地稳,南疆的工作经历将是我一生无悔的宝贵财富。”王欢说。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组织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我们应该不负期望、以此为荣。”刚到基层,王欢就称呼自己是“小树苗”,一方面是寄予自己期望,希望自己能像胡杨苗一样扎根基层、扎根南疆;一方面是深知自己基层阅历太浅,需要下苦功夫经受摔打锤炼。为了尽快熟悉基层环境、适应工作节奏,她坚持每天学习理论政策、专业知识,主动向前辈请教工作方法、帮助同事分担工作;为了提升自己的维吾尔语水平,尽快和群众打成一片,她积极与维吾尔族干部、当地村民“结亲戚”、交朋友,既团结了同事、拉近了距离,又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提升了群众工作能力。一年多的乡村工作经历,不仅滋润了“小树苗”的成长,在火热的乡村实践中锤炼了作风、砥砺了品质、增长了才干,也使她深深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寸一土、一人一情,更加坚定了她扎根南疆的决心。
当好奉献基层践行者。2018年初,王欢同志被借调到县委部门工作,虽然是秘书队伍中唯一的女同志,但干起活来她是“当仁不让”、不差半毫。从文稿起草、文件流转、会务办理、综合协调,她始终卯足干劲、刻苦钻研,以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面对改革新任务和单位人手紧缺的实际,作为“新兵”的她勇挑组织交给的重担,竭力倾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摸情况、提建议、解难题、抓落实,牵头完成了新设立机构的文件起草、会议筹备、制度建设等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新设机构改革各项任务。
当好为民服务贴心人。在乡村工作的经历,让王欢对基层群众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她喜欢去“亲戚”的家里聊天、喝茶、跳麦西莱普,喜欢拿着坎土曼和“吾休尔”大哥一起在地里干农活,喜欢和乡政府的同事一起帮村民喂牛、做饭,这份真挚的感情,让她时刻铭记,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首位,都要把为民服务当做根本。在县委从事文秘工作期间,她经常下到基层听真话、察实情,围绕基层减负、党的建设、产业发展等内容,组织撰写调研信息文稿数百篇,为县委以及阿克苏地委了解工作动态、掌握社情民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21年7月,她主动申请到基层任职,工作期间,她坚持初心不改、使命在肩,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带领包联社区干部高标准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民生任务,帮助社区打造“暖心家园”,组织开展心理咨询、爱心生日会、冬季慰问等暖心活动,资助自己的“亲戚”上学,她用自己的实干担当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抒发着对这里朴实群众的真心真情。
当好“90后”干部标杆。“90后”的一代身上有很多“标签”,勤劳勇敢、不怕吃苦、敢接“烫手山芋”,这些特质在王欢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她所从事的岗位平凡,但她在岗位上书写的故事并不平凡,七年来,她不改初心、日以继夜,勤勉务实、兢兢业业,她根植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民情怀,坚守着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90后”干部的担当奉献。她也有着豆蔻年华的青春烂漫,有着疲惫不堪的血肉之躯,有着陪伴家人朋友的感情期望,但她强忍着身体病痛、家人抱怨,硬是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当仁不让”的气魄,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证明了“90后”年轻干部的勤劳勇敢、无惧无畏,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2022年7月被提拔至重要岗位工作,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正科级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