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邵阳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网页!

当前位置:首页>>学科动态 >> 正文
理学与信息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8级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今年该专业共有81名本科毕业生,此项工作工作量相当大,为了加强对毕业生论文的指导,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份综合答卷。也是一次从学校学习过渡到独立工作的“实战演习”,是学生从事实际工作之前的最后考验,是学校通向社会的桥梁。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在于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完成相应学科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并巩固扩大学生所学到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2) 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培养学生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阅读专业外语的能力;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相关的研究结果分析、综合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本专业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

(4) 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严密论证的科学态度,团结勤奋、协同作战的优良作风和应有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2.教学要求

(1) 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严格按照“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以及教务处的有关文件中的规定进行;

(2) 学生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查阅一定数量的中、外文资料;

(3) 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应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足够的上机时数。对于实验研究类课题,应安排适量的实验数据采集程序或数据处理、计算程序编制工作。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均应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书写和编辑(包括表格和插图);

(4) 翻译一篇相对完整的、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内容相关的外文文献,并应满足外文不少于2万个印刷符号(或相当于中文译文3千字以上)的条件;

(5) 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立题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和科研实际,紧密结合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建设项目等,尽量避免撰写纯理论性问题的论文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得到实际锻炼和培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6) 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计划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除去部分文献调研时间外,参加具体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的时间(指实际用于设计或实验研究)应不少于12周。指导教师和学生应按照规定参加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并按照时间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7)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论文(设计)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表及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等;

(8) 毕业设计(论文)中所用引文、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包括被引用的文章、著作的作者姓名、书或文章名,出版社、刊物名称、期号,出版日期;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并遵循“文本格式要求”;

(9)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及装订顺序:按学院统一要求;

(10) 符合学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其他要求。

 

二、组织机构

    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组长:黄卫平 

副组长:曾爱华 徐立新

成员:黄卫平 曾爱华 徐立新 王友娥 谢文平 袁琳 刘灿辉

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安排,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工作。并成立了审题专家小组,负责论文的审核。

三、指导教师

   成立三个论文指导和答辩小组,具体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与答辩工作,具体安排如下:(第一个名字为组长,最后一个名字为记录员)

第一组:  谢文平、黄国华、孙文兵

第二组:  陈继业 、戴亚滨、陈大钊

第三组:  杨甲山、黄卫平、刑志勇、

四、时间安排

1、制定计划,开展选题和审题工作  2011年10月20日—11年11月16日

  2、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2011年11月16日—11年12月10日

  3、学生完成开题报告              2011年12月10日—11年12月30日

  4、学生撰写论文                  2012 年1月—2012年5月24日

  5、论文评阅与答辩                2012年5月25日—2012年5月30日

  6、优秀论文评选                  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7日

  7、总结及资料归档                2012年6月8日—2012年6月15日

五、学生分组名单

 1、第一组

指导老师: 孙文兵

学生名单:蔡笑  陈俊 陈敏 陈宇佳 达芳艳 杜龙军 杜晓娟 冯周伟

指导老师: 黄国华

学生名单:胡学 胡舟 胡宗勇 黄亮军 黄志强 蒋剑峰 蒋叶青 敬雄群 黎东平

指导老师: 谢文平

学生名单:罗瑶琴 欧阳聃 欧阳盾 彭美燕 彭惕乾 齐浩钱晓兵 邱桂龙 宋文鸿

2、第二组 

指导老师: 戴亚滨

学生名单:吕季干 罗灿丽 罗俊 罗晓华 毛红杰 毛倩兰 孟琪 莫玉萍

指导老师: 陈大钊

学生名单:李海明 李静 刘和平 刘教杰 刘文杰 刘小龙刘云 吕斌

指导老师: 陈继业

学生名单:徐媚 许小玲 严惕梅 杨萍 叶剑锋 易必蓉 喻鹏程 张晶 张培培

3、第三组 

指导老师: 杨甲山

学生名单:佘涛 申军 申森 石位剑 孙淼王楚 王淳彬 王丽红 王 

指导老师: 黄卫平

学生名单:王敏 王永利 韦红蕾 吴燕凌 吴杨 向荣枚 肖泽 吕调 谢世平

指导老师: 刑志勇

学生名单:        符志星 胡文 宁佐锌 肖洲

指导老师: 王友娥

学生名单:    邓杰杰 蒋华龙)

六、几项要求

 1、严禁毕业论文中的抄袭现象。

 2、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规范,论文篇幅不少于7000字,设计篇幅不少于12000字。

3、论文要100%的进行答辩,论文成绩要根据答辩时表现进行调整。

4、毕业设计(论文)程序严格按时间安排进行。

5、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认真指导,严格要求。

理学与信息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20111020

 
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邵阳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   邮政编码:422000
联系电话:0739-5305717   公共邮箱:lxx@hnsyu.net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