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栏

新疆籍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筑牢根基源头治理”等专题报道观后感1

    新疆,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地处中国西北边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曾是世界东西文化交汇的地区,是历史上链接中西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域曾经见证了东西文化的熔融与多民族区域的发展历程。
    有感于近期新疆的形势,专门找了几本关于新疆历史的书籍进行了阅读学习,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认清了新疆的历史,了解了一个一个真实的新疆。
    新疆多民族区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根据多年来的考古研究,西域至今并没有发现类人猿或猿人进化的遗址,据此学界认为西域原始居民应当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周边迁徙而来,根据和田地区、罗布泊地区、天山东段南麓哈密地区和伊犁地区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学界确认迁入新疆的原始居民由西方和东方两大人种支系构成。西域西方人种就是古代欧罗巴人种、东方人种指的是蒙古人种。目前研究表明,古代新疆的原始居民是从东、西两个方向沿草原、河流和绿洲迁徙进入的,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整个西域地区。因此,西域史前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既本土性是西域文化的主流,交往和联系是支流,这些使西域地区的史前文化具有了东西文明交汇的特征。
    西域从史前到前秦至两汉时期文化发展与中央政权的管理密不可分。纵观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采取的是“使护”的治理方式,如西域都护府就是西汉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合一机构,西域都护府所管辖的范围包括天山南北诸国及乌孙。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汉之号令正式颁于西域,中原完整的政治体制、先进的农耕灌溉技术与高度发展的文化才大规模传入西域。时至魏晋、隋唐,直至宋、元、明,各代中央集权对西域的统辖管理各不相同,基本上与当时的国力密不可分,当时,西域出现众多地方政权,他们多与中原各王朝继续保持着密切关系。回顾西汉以来中央王朝在西域的屯田历史,屯垦戍边是中国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历史进入到清王朝时期,新疆在经历短期的准格尔蒙古的统治之后,进入清朝版图。清朝伊犁将军的设置与大规模屯田,以及之后设立行省制度,使得新疆的行政管理完全同于中原内地。期间,清乾隆皇帝在西域出兵平叛,使西域归于一统,清朝取“故土新归”之意,将西域改称为“西域新疆”或“新疆”。19世纪,伊犁将军松筠主持编成《伊犁总统事略》一书,1821年,道光皇帝钦定书名为《新疆识略》,从此,“新疆”成为“西域新疆”的专称并沿用至今。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统治日益削弱,新疆更因地处边远而使得清廷对其的经营力不从心,新疆各地先后发生多次叛乱和农民暴动,导致新疆到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清朝后期,左宗棠受命督办新疆军务,自此平复叛乱、稳定社会、恢复生产,从而使新疆政治迅速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辛亥革命后至抗战和国民党控制时期,新疆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发生了众多叛乱事件,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直至在苏联的支持下发生三区革命建立革命政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国民党新疆驻军宣布起义,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宣告成立,新疆各族人民迎来了解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纵观新疆的文化发展,宗教在其中发挥了较大的影响。新疆地处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依据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佛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佛教始创于公元前6-5世纪,在公元前1世纪传入新疆;(2)以佛教、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其中伊斯兰教始创于公元7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入中亚、公元10世纪传入新疆;(3)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期间公元14世纪,新疆境内蒙古统治者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并利用伊斯兰教扶植自己的势力,采用暴力的措施,强迫民众改奉伊斯兰教。新疆广大人民在长期饱受压迫和战争之苦时,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佛教又不能使他们脱离苦海,因此希望在一个新的宗教中寻求新的精神慰藉,而新疆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条件,适时蒙古汗王做为统治者加以暴力推行,伊斯兰教得以逐步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我国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即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深入、全面的贯彻。现今,新疆有5个自治州和6个自治县,分别包括了蒙古、回族、锡伯族、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历史上,新疆一直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今天,新疆的和谐发展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持民族关系和谐,是自治区整体和谐的前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新疆和平解放至今,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新疆经济、社会、文教、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新疆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一个个兴建的民用基础设施在不断地延展。伴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攀升。
    社会在发展,然而不和谐的声音依旧存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在“三股势力”的煽动、蛊惑下,一次次参与暴力恐怖活动,在新疆制造了多起暴恐案件。所谓“三股势力”就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各自的表现形式随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不同,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他们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我国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宽松,新疆的少数分裂主义势力趁机兴风作浪。这期间,境外分裂势力加紧了对新疆的渗透。他们借助各国反华势力,以各种形式颠覆人们的意识形态。他们大搞地非法下讲经堂,蛊惑青少年;他们利用政府各级官员中的部分暗中支持爆恐势力和立场不坚定的人,大肆审批修建清真寺,20世纪70年代末,全疆有清真寺2000座,80年代中期,激增至20000座,之后增加到24000座,新建的寺庙占地面积不但大而且豪华。他们利用清真寺的礼拜日鼓吹“圣战”,建立“东突厥斯坦国”。如今,境内外暴恐势力利用各种方式加紧了对新疆的渗透和破坏,新疆的反分裂斗争任重而道远。
    民族分裂、社会动荡,决不能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民族团结不得人心。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纵览全书,从史前到现代文明,交代了新疆文化的传承,交代了新疆宗教的传播和发展路线。书中讲述了新疆的发展历程,从前秦到两汉、从隋唐到元、明、清直至当代,细数了新疆历史上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从古至今,从历代政治格局和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上看,新疆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想了解新疆发展史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15级数学郑佳毅

2018/11/26


版权所有:邵阳学院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地址:邵阳学院七里坪校区修德楼

电话:0739-5119635

邮编:4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