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精神垂范后世,其故居“富厚堂”与“白玉堂”不仅是一方青砖黛瓦的栖所,更是一座承载中华家风智慧的殿堂。3月30日,邵阳学院普爱医学院“医学+国学 亲子混养营”第二期活动于此举行,30名小学员与家长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以行践学,以学养德,在古宅深院中探寻修身齐家的永恒命题。
春雨过后的清晨,小学员们怀揣研学手册与好奇踏上了旅途。车厢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课堂”悄然展开。孩子们以诗赋明志,诵读《曹刿论战》《少年中国说》。倩玉老师以“曾氏家风”为题设问,从“八字家训”到“修身12课”,孩子们争先恐后、对答从容,显见了研读之深。
孩子们踏入“毅勇侯第”,立于厚德堂前,齐诵曾国藩“八本”家训:“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讨欢心为本,做官已不要钱为本……”琅琅之声穿透时空,与百年前曾氏子弟的晨读遥相呼应。孩子们从思云馆楹联“不怨不尤,勿忘勿助”了解到曾国藩屡败屡战、克己复礼的生平,诠释“逆境修心”的东方智慧。白玉堂内,“勤俭孝和”四字家训化作曾氏家族子弟躬耕陇亩、夜读不辍的场景,令孩子们倍受教育。
午后,白玉堂前,三十多位小朋友都获得了一本沉甸甸的研学证书,成为此行点睛之笔。家长代表慨言:“曾国藩以钝才成圣贤,凭的是一‘恒’字。今日之行,非独教子,也在警醒父母:身教重于言传。”孩子们也在复盘中说“要勤奋学习,要修身养性,因为: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
医学部副书记贺朝霞总结道:“这次我们到曾国藩故居研学,希望做到三点,一是立志,立大志才能成大器,曾国藩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我们要立下‘追求品德不断完善、服务他人实现价值’的大志,而不是只求功名利禄;二是坚持,有恒则无不成之事,我们要坚持锻炼身体更要坚持学习,做一个自律的人;三是齐家。孝、勤、俭,百善孝为先,天道酬勤,惟俭养德。希望小朋友们这次行学后,设下每日小行动,知行合一,不断完善,变得优秀”。
此番行学之旅,恰似一粒种子,播撒于孩童心田。当医学遇见国学,当传统对话现代,相信孩子们能汲取曾国藩“勤、拙、诚”和曾氏家训的精神力量,成长为修身齐家、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栋梁。
(陈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