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实验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CAD/CAM方向)
学 时:总学时 50 实验学时 10
开出时间: 四 年级 一 学期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 1 个 4 学时
编写人:申爱玲 审定人: 刘玉梅
一、课程简介
《CAD/CAM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CAD/CAM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CAD/CAM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运用计算机手段完成产品开发、数控加工、加工过程仿真的理论基础和常用软件操作的能力。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CAD/CAM的基本概念、系统的组成、常用数据结构、图形处理技术基础、建模技术、三维软件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编程、CAD/CAM系统集成。
二、实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CAD/CAM方向)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CAD/CAM方向)学生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CAD/CAM系统的常用数据结构、图形处理技术基础、建模技术、三维软件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编程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CAD/CAM系统集成技术,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工作及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至两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先进CAD/CAM 软件;②锻炼软件动手操作和计算机编程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③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CAD/CAM信息集成概念的理解,加深对特征参数化CAD/CAM 建模的认识,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设置表
序 号 实验名称 实验 学时 仪器 套数 每套 人数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面向专业 1 三维建模 6 40 1 必开 上机 操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2 CAM仿真 4 40 1 必开 综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3 数表的文件化处理 2 40 1 选开 上机 操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4 简单图形变换 2 40 1 选开 上机 操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四、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1.根据学生实验课的出勤、实验表现情况及实验报告等进行考查,评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实验课的成绩将以占总成绩20%计入《CAD/CAM技术》课程的总成绩。
五、教材或指导书
王隆太. 《机械CAD/CAM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005.1
宋爱平 尤飞《CAD/CAM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2005.1
六、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三维建模(6学时)
实验内容:凸轮或变速箱体等较复杂零件三维造型,分析零件由哪些特征构成,比较不同的构建方法,选择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完成零件造型。熟练运用ProE或UG软件建模,掌握尺寸标注、几何约束定义、草图绘制修改等方法;掌握常见曲面及自由曲面建模方法。
实验要求:能够解释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主要仪器设备:具有相应配置的计算机,ProE或UG软件
2、CAM仿真(4学时)
实验内容:利用ProE或UG软件的CAM模块或MasterCAM软件对带槽零件建立实体模型,选择加工工艺方案,生成加工轨迹图和刀具加工动态仿真图,并生成数控加工程序输出。结合实例掌握建立实体模型方法、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进行加工动态仿真过程,并初步掌握零件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的方法,加深理解CAD/CAM集成的方法、意义。
实验要求:能够解释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主要仪器设备:具有相应配置的计算机,ProE、UG软件或MasterCAM软件。
3、数表的文件化处理(2学时)
实验内容:建立一简单标准零件的数据文件,并从文件中调出数据按比例绘制对应的零件图形。了解和掌握工程数据文件化处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数据文件的查询方法,熟悉C语言编程,并掌握基本的绘图指令。
实验要求:能够解释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主要仪器设备:具有相应配置的计算机,AutoCAD软件
4、简单图形变换(2学时)
实验内容:编程实现将一三角形绕任意点逆时针旋转,旋转中心和璇转角由用户输入。掌握二维图形复合变换原理并熟练运用。
实验要求:能够解释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主要仪器设备:具有相应配置的计算机,AutoCA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