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200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实验
课程编号 111100106
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课
教学时数 6
教学对象 07机械类、07车辆工程
授课教师 易定秋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2009年2月
实验一 机械运动简图的测绘
实验室:动力机械实验室 教师姓名:曾周亮
课程名称 |
机械原理 |
授课专业及班次 |
07机械类、07车辆工程 |
授课内容 |
机械运动简图的测绘 |
授课方式及学时 |
讲授 20分钟 |
目的要求 |
1、了解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机器的用途、工作原理、运动传递过程、机构组成情况和机构的结构分类。 2、初步掌握根据实际使用的机器进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加强理论实际的联系,验算机构自由度、进一步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和有关机构结构分析的知识。
| ||
重点与难点 |
1、教学重点:、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验算机构自由度。 2、教学难点: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 ||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
1、实验目的;(5分钟) 2、实验原理;(5分钟) 3、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要求;(10分钟) 4、机构运动简图测绘,机构自由度计算。(100分钟) | ||
教 具 |
机构陈列柜, | ||
参考资料 |
教材《机械原理》 孙桓主编 自编《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
实验二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综合实验
实验室:动力机械实验室 教师姓名:曾周亮
课程名称 |
机械原理 |
授课专业及班次 |
07机械类、07车辆工程 |
授课内容 |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综合实验 |
授课方式及学时 |
讲授 20分钟 |
目的要求 |
1、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作出实测的动态参数曲线,并通过计算机对该平面机构的运动进行数模仿真,作出相应的动态参数曲线,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构动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然后,通过计算机对该平面机构的运动进行仿真和测试分析,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和测试分析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利用计算机的人机交负性能,使学生可在软件界面说明文件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
重点与难点 |
1、教学重点: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作出实测的动态参数曲线。 2、教学难点:对平面机构的运动进行仿真和测试分析 | ||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
1、实验目的;(5分钟) 2、实验原理;(5分钟) 3、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要求;(10分钟)
| ||
教 具 |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多媒体测试、仿真、设计综合实验台,多媒体软件,板手、螺丝刀
| ||
参考资料 |
教材《机械原理》 孙桓主编 自编《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
实验三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
实验室:动力机械实验室 教师姓名:曾周亮
课程名称 |
机械原理 |
授课专业及班次 |
07机械类、07车辆工程 |
授课内容 |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 |
授课方式及学时 |
讲授 20分钟 |
目的要求 |
1、巩固和验证回转构件动平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机械式动平衡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 ||
重点与难点 |
1、教学重点:动平衡的基本概念,动平衡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 ||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
1、实验目的;(5分钟) 2、实验原理;(5分钟) 3、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15分钟) 4、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要求;(10分钟)
| ||
教 具 |
1、机械共振式动平衡机;2、试件3、平衡质量4、外卡尺 5、钢皮尺 6、活动螺丝扳手 7、量角器 , | ||
参考资料 |
教材《机械原理》 孙桓主编 自编《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
实验四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实验
实验室:动力机械实验室 教师姓名:易定秋
课程名称 |
机械原理 |
授课专业及班次 |
07机械类、07车辆工程 |
授课内容 |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实验 |
授课方式及学时 |
讲授 20分钟 |
目的要求 |
1、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及实验方法,使学生掌握用零件和构件组合出新机器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重点掌握用零件和构件组合出新机器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 ||
重点与难点 |
1、教学重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教学难点: 组合新构件的运动分析及调试。 | ||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
1、实验目的;(5分钟) 2、实验原理;(5分钟) 3、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要求;(10分钟)
| ||
教 具 |
零件,构件, | ||
参考资料 |
教材《机械原理》 孙桓主编 自编《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