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介于前臂和手之间,上界为尺、桡骨茎突近侧部,下界相当于屈肌支持带下缘。腕可分为腕前区与腕后区。
手位于腕的远侧,分为手掌、手指和手背三部分。
武林秘籍:如来神掌
腕前区
浅层结构:皮肤形成三条腕横纹;浅筋膜有皮神经、浅静脉和浅淋巴管。
深层结构:腕掌侧韧带、屈肌支持带、腕尺侧管、腕桡侧管、腕管及其内容物、桡动脉及静脉和掌长肌腱。
腕后区
浅层结构:浅筋膜内有浅静脉及皮神经。
深层结构:伸肌支持带、腕伸肌腱及腱鞘。
武林秘籍:如来神掌
秘籍招式:佛动山河
手背静脉网(dorsal venous rete of hand):
由浅静脉互相吻合形成。网的形态因人而异。手的静脉回流一般由掌侧流向背侧,从深层流向浅层。由于手背静脉网位置表浅、易见,是临床上最常选择静脉输液穿刺的部位之一。
武林秘籍:如来神掌
秘籍招式:佛问迦蓝
尺神经(ulnar nerve):
在桡腕关节上方尺神经发出手背支后,主干在豌豆骨桡侧,屈肌支持带浅面分为浅支和深支,在掌腱膜、腕管浅面进入手掌。
尺神经深支损伤:尺神经容易受到肘部肱骨内上踝后方、尺侧腕屈肌起点处和豌豆骨外侧的损伤。损伤后,拇收肌、骨间肌和小指展肌瘫痪,使各手指不能内收和外展,手指不能并拢、掌指关节过伸,呈“爪形手”。
武林秘籍:如来神掌
秘籍招式:佛法无边
桡神经(radial nerve):
在肱骨外上踝前方分为浅支和深支两终末支。因其走行及分布的特点,深支又被称为骨间后神经。
桡神经损伤:在肱骨中段和桡骨颈处骨折时最易发生损伤。在臂中段的后方,桡神经紧贴肱骨的桡神经够走行,因此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导致前臂伸肌群的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同时第1、2掌骨间背面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桡骨颈骨折时,可损伤桡神经深支,出现伸腕无力,不能伸指等症状。
武林秘籍:如来神掌
秘籍招式:万佛朝宗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于指浅、深屈肌之间到达腕部,然后行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并进入屈肌支持带深面的腕管,最后在掌腱膜深面分布至手掌。
腕管(carpal canal):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屈肌总腱鞘包裹的指浅、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及腱鞘和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症: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呈扁平状,紧贴屈肌支持带外侧端的深面。正中神经易因周围结构的炎症、肿胀和关节的病变而受压损伤,出现腕管综合症,导致病人拇指、示指、中指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表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呈“猿掌“。
治疗原则及方式:
消除腕管内容物的炎症肿胀,松解腕管内容物的瘫痕粘连,改善正中神经径路的循环和营养,是腕管综合症的治疗原则。
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6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扶他林等)及腕关节石膏固定、腕管糖皮质激素注射和超声波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松解腕管内正中神经,去除压迫正中神经的组织,为正中神经创造恢复条件。
易患腕管综合症人群:
长时间操作电脑、算盘、钢琴等人;木工、厨师等职业腕部长期用力过度,也可引起本病。
日常护理:
1、避免长期重复一个动作,如做针线活、驾车、长时间手持手机等。
2、避免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防止用电脑引发腕管综合征,间歇期应注意伸展和松弛操作手,每小时反复做10秒或持续做10秒的握拳活动。
标本制作人:易德保教授
文字及结构标注:18级临本六班朱雅茜
编辑:18级临本八班方弟贵
指导老师:李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