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邵阳学院

数字科普馆

数字科普馆 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科学馆 >> 数字科普馆

不懂面瘫?面神经来教你

时间:2021-05-28

                                                           面神经在面部分布的实物图

                                                          面神经在面部分布的模式图

面神经位置图

面神经在面部分布前面观

接下来就是标本科普时间!

 

 

面神经是人体的脑部的第七对脑神经,属于混合神经,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脑桥面神经核,支配面部表情肌。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属副交感节前纤维,在翼腭神经节或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腭黏膜腺体以及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膝神经节(geniculate ganglion),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味蕾,中枢突终于孤束核。 

4.此外,面神经内可能含有少量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面神经的五大分支:

1、颞支(Temporal branches):多为3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等。 

2、颧支(Zygomatic branches):3~4支,分布于眼轮匝肌和颧肌。 

3、颊支(Buccal branches):2~3支,沿腮腺管走行,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4、下颌缘支(Mandibular branches ):支配下唇诸肌。

5、颈支(Cervical branches):支配颈阔肌。

 

临床疾病

1)中枢型面瘫: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以下部肌肉麻痹,即对侧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面瘫:为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面神经的检查:

(1) 面肌运动:让患者做抬额、皱眉和闭眼动作,观察额纹是否消失、变浅、闭眼无力或不能闭眼,还应注意眼裂有无变大;做露齿、微笑动作时,观察是否有口角偏斜,鼻唇沟变浅;做吹哨和鼓腮动作时,注意有无漏气。如上述动作有障碍,称面神经麻痹

(2) 味觉:将不同味感的物质,如食盐、食糖、醋等,用棉签涂于舌面不同部位,测试其感觉的情况。

含有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接下来就要告诉大家有关这幅图背后的意义:

疾病!!!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2)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

       

3)按摩,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4)物理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5)针灸治疗。

         

2.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炎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无电位活动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如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

 

预防保健:

1、注意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避免受冷风侵袭。一旦患病要注意防护,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常用热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2、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标本来自邵阳学院省市级科普基地

文字及结构标注:18级临床四班田梦缘

编辑:18级临床四班朱颖

指导老师:李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