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聚焦绿色转型,探索矿山储能新未来——中南大学孙克辉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时间:2025-01-03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矿山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助力新型电力储能技术发展,2025年1月2日下午,邵阳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特邀中南大学孙克辉教授来校开展题为“矿山储能研究进展与大宗固废重力储能技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围绕矿山固废处理、低碳能耗及资源循环利用等重大需求,深入探讨了多种矿山储能技术,并重点介绍了轨道式重力储能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前沿学术盛宴。
矿山储能:破解“环境+能源”协同难题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传统矿山行业面临固废堆积、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如何实现矿山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孙克辉教授指出,开发利用废弃矿山、矿井等资源,发展储能技术,是破解“环境+能源”协同难题的关键。“矿山不仅是资源开采的场所,更是未来储能的重要载体。”孙教授强调,矿山储能模式能够有效结合矿山空间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存储需求,实现废弃矿山的二次利用,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同时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储能支撑。
多元储能模式:从抽水蓄能到重力储能
在讲座中,孙克辉教授系统综述了当前矿山储能的主要技术路径,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CAES)、固废重力储能等,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适用场景及优缺点。孙教授特别指出,重力储能作为一种新兴储能方式,具有环境友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势,尤其适合矿山场景。讲座的重点部分聚焦于轨道式重力储能系统,孙克辉教授结合工程案例及视频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运行原理。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储能技术的作用愈发重要。孙教授强调,随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电网对大规模、长时储能的需求急剧增加。矿山储能不仅能提供稳定的调峰调频能力,还能促进废弃矿山的综合利用及生态修复,实现“环境+能源”双赢。
讲座最后,孙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就重力储能的商业化前景、矿山储能政策支持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王少杰表示:“孙教授的讲座为我院新能源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思路,未来我们将加强与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图/文 易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