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强老师事迹材料
胡锦涛总书记在17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机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胡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既为党和政府如此重视教育感到光荣和振奋,又对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感到忐忑不安。
我于2005年6月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取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来到湖南省邵阳学院工作,一入校就接手05级体育教育二班班主任工作。从迎接新生入校开始,到军训天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一起面对烈日骄阳,一起汗流浃背,一起放声军歌,一起思考即将面对的四年。学生们很辛苦,也很团结,在军训歌咏比赛中勇夺第一名,算是为我这个新班主任送上一份见面礼,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角色转换的大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们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了解新学校的特点、习惯,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决定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大学四年生涯。因此,作为班主任丝毫马虎不得,一次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一生发展,更对不起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首先全班名主选举出了班委会干部,其次制定了班级管理规范。依靠学生和制度来管理、约束大家。深入学生宿舍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缓解他们对家的想念和依赖,鼓励他们投身到学习、提高专业技术和发展课外兴趣中去。在紧张忙碌中迎来了邵阳学院第二届田径运动会,这是检验我们学生水平、班级管理和学生凝聚力的大好机会,经过认真准备和通力协作,在几名绝对主力外出比赛缺席的情况下,我班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三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两项殊荣,极大的振奋了全班同学的热情,以此为契机,班内又开展了宿舍间的篮球比赛,进一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班级凝聚力。
承上启下的大二
学生在经过了紧张忙碌、好奇新鲜的大一后,进入了相对舒缓的大二。由于已经经过了一年大学的生活,对学校有陌生到熟悉,不可避免地受到洗礼面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影响,如松散的学风,浓厚的恋爱风,入学前的理想与亲身经历后现实之间的落差,诸如此类的负面因素都会印象、动摇学生前进的信心。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就会紧密得与大一衔接,承上启下顺利地过渡到大三;处理不好,就会使大一的努力前功尽弃,整个班级会呈现一盘散沙的不可收拾的局面。在开班会时我给他们讲,“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了大一的好的开始,希望大家一如既往,争取到大四做个好的收尾,我们学校和清华、北大的最大不同时学校的名称不同,学生都是一样的学生!······”。我希望激发起学生心底的自尊心和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坚持不懈,发愤图强,不在大二掉队。学生们也没有辜负我的期盼,认真学习,在提高专业技术的同时,积极拓宽兴趣爱好范围,其中,陈细利同学在体育系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刘银芳同学在学院百科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三名,在学院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并通过了大学英语考试四级;吕林峰同学在邵阳市“形象大使”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并且在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上打破了邵阳学院男子专业组800米记录。更为重要的是,我班学生在邵阳学院第三届田径运动会上齐心协力,一举攘括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三项第一!
巩固提高的大三
时光荏苒,进入大三,同学们的思想进一步成熟,处理问题有了一套自己的准则。有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产生了考研继续深造的想法,并为此目标制订了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始复习。但是也有一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出现了要掉队的迹象。针对这些问题,对要考研的同学大力支持,对落后的同学加紧督促,并让学习委员发放学习资料,举办专题的讨论等措施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截至目前为止,全班英语三级通过率为36%,普通话通过率为66%,计算机通过率为81%。并且大部分未通过的同学都在紧张、积极地复习准备当中,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在大三里面完成这项任务,决不把这些问题拖到大四去。虽已进入大三,同学们对班级的热爱不减,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升,在刚刚结束的邵阳学院第四届田径运动会上再次勇夺男子团体、混合团体两项第一名!还荣获了体育道德风尚奖锦旗!同学们纷纷表示,到大四还要拿第一,争取带着三连冠的辉煌走出校门。
充满希望的明天
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这帮学生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回头看看仿佛他们还是昨天才进来一样,时间过的真是快了,这期间当然也有生气的时候,就像看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不努力,不听话那样,恨不得骂几句,打几下,单同学们总会想办法逗你开心。其实,自己也有不好的时候,有时忙自己的事情多了,没有及时和大家沟通,有时脾气发的太早了,还好同学们大都理解我这个班主任,总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感动着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想,在学校和体育系科学领导下,在和谐的班级氛围里,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